虎门中医院“刘氏毫火针疗法”获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东莞+ 2022-06-07 12:10:16

近日,广东省政府公布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虎门刘氏毫火针疗法榜上有名。

据悉,刘氏毫火针疗法是中医针灸特色针法之一,由现代表性传承人刘恩明的父亲刘志清根据“火针归于针细而刺深”的理念而创立,目前在虎门中医院设有刘氏毫火针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培育第三代、四代传承人多名,传承推广行之有效,其安全、无痛、奇效、微创等特点得到患者认可。

目前虎门已有3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含东莞申报的南社九大簋、古琴音乐(岭南派)、麒麟舞(竹塘麒麟舞)、木偶戏(大朗杖头木偶戏)、粤曲、龙形拳(东莞)、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广式月饼制作技艺)、糕点制作技艺(东莞茶点制作技艺)、中医正骨疗法(中医清宫正骨)、针灸(刘氏毫火针疗法)10个项目。其中中医清宫正骨、刘氏毫火针疗法作为传统医药入选,实现了东莞市在传统医药类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零的突破。

截至目前,虎门已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个,分别是白沙油鸭制作技艺、节马传说及刘氏毫火针疗法;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个,分别是方氏正骨、林旁粽制作技艺、新湾渔网纺织技艺、鸦片战争民间故事。

刘氏毫火针疗法为中医针灸特色针法

据介绍,刘氏毫火针疗法是现代表性传承人刘恩明的父亲刘志清根据“火针归于针细而刺深”理念而创立的,是中医针灸的特色针法,即把特质的金属毫针烧红,迅速刺入人体的病灶或者腧穴,以达到扶正祛邪、回阳救逆、防病治病的目的,具有止痛、止痒、止麻、止挛、止泻、止咳定喘、泻火解毒、除腐生肌、排脓敛疮、除节散结等功效,适用于内、外、妇、儿、神经、骨伤、风湿、五官、男科、皮肤美容等各科多种疾病,其安全、无痛、奇效、微创等特点已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刘氏毫火针疗法传承推广已全面展开

据刘恩明透露,近20年来,他利用刘氏毫火针疗法在港澳、中山、深圳等地行医治病,备受好评。从2016年开始,虎门中医院引进刘氏毫火针疗法,并建立起全国第二家、东莞首家“毫火针研究室”,特聘他为技术顾问并坐诊。

2018年,由东莞市政府签约的虎门中医院“粤港澳大湾区毫火针疗法培训推广中心”项目被省列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论坛,这为毫火针疗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舞台。

在传承人培育方面,虎门中医院不但设有刘氏毫火针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还与虎门镇文化服务中心共同建立了刘氏毫火针疗法非遗数据库,筛选刘恩明为代表性传承人,另外培育了第三代传承人4人、第四代传承人8人,他们已成为刘氏毫火针疗法传承推广的中坚力量。

文字:记者 雷元全 通讯员 陈建明 图片:虎门中医院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