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11个主要景点串联起莲花山五大景区
i东莞-长安周刊 2022-05-27 09:20:44

■随着绿道之城“莲珠桥”启用,长安北部山水游玩生态绿道闭环形成,11个主要景点串联起莲花山五大景区 通讯员 麦伟强 摄

“山水林田湖草花,亭台廊阁串莲湖。”5月18日,连接莲花山、莲花湖绿道的莲珠桥正式启用,为长安镇“绿道之城”建设蓝图填上了一块重要拼图。随着绿道之城“莲珠桥”启用,工业重镇长安北部,一条涵盖山水的生态绿道闭环正式形成,11个主要景点串联起莲花山五大景区,一条生态长廊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该长廊可供市民单程漫步3小时以上,健身观景两不误。

莲珠桥、莲安亭、揽月桥、莲华轩、莲湖阁、莲韵轩、碧桃山径、桃花亭、飞鹭台、悦山台、听风廊……在这条绿道中,市民可以在行走中领略莲花山风光的同时,在观景台一览长安城面貌。

未来,长安镇各区块绿道加速连通,并逐步加大景观区域向市民开放,不断延长的绿道正为工业重镇长安增添更多诗情画意。

“绿道之城”建设阶段性成果显现

沿着莲湖绿道散步,四周围绕山水的景致像一幅生动的画卷缓缓舒展开来。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味道,让人心情愉悦。站在观景台环顾山下风光,“枕山、环水、画屏”,让工业重镇长安更具诗情画意。

5月18日,长安镇绿道之城长518米的“莲珠桥”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518亩的莲花半山公园,这也标志着长安“绿道之城”北部的山水游玩生态绿道闭环形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莲珠桥两侧护栏涂上了鲜亮的彩色,并挂着印有龙舟、粽子等图案的景观装饰,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莲珠桥长518米,是长安镇连通莲花湖、莲花山风景区的栈桥工程,市民游览至莲花湖后无须折返,通过该桥即可到达莲花山,沿着绿道览尽山光水色,游玩体验持续优化。

“听说绿道联通之后,就迫不及待和家人一起来行走体验,感觉非常好,联通后的绿道路线变得更加丰富,沿途风景也更加靓丽。”长安市民麦志成告诉记者,尤其是“连珠桥”开通后,可以来到一片曾无法到达的区域,该区域可以俯瞰长安全貌,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长安镇地理位置优势,北靠莲花山、南朝狮子洋、东依茅洲河、西临磨碟河,拥有莲花湖、五点梅水库等大小8座天然或人工湖库水体,具备生态文明“山水林田湖河”的基本元素。

2020年以来,依托现状山水资源,长安镇深入实施“绿道之城”规划建设,围绕“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理念,全力打造集健康运动、休闲娱乐、观景休憩、文化展示、生态宜居的魅力品质之城。

长安“绿道之城”建设是继“治水”之后的又一惠及万家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按“通山达海”“山水环城”“平安彩廊”“近水亲园”四大工程建设,形成“一环六水八廊多节点”布局。按照成熟一段、整合实施一段、完善配套一段的方式,长安“绿道之城”计划分近、中、远期实施建设,镇域预计建成超150公里绿道。

通过绿道有机串联“山水林田湖海”生态要素,接通莲花山东麓滨湖景观、上角铜鼓山与厦边蛇山公园、茅洲河九大主题公园、门户节点等生态景观,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到园、800米共享山水的目标,成为对接松山湖至滨海湾绿道的重要连接段和高品质景观段,与滨海湾“一廊三绿心”构成生态大绿环。

目前,长安“绿道之城”建设阶段性成果显现,全镇已串联62.3公里绿道。其中,东部共完成16.68公里绿道,串联起南部滨海湾海洋生态公园和北部涌头涌溪古庙;北部共完成29公里绿道,将莲花山、莲花湖、山水田园连成一体;另外还完成了西部上角铜鼓山和厦边蛇山绿道以及部分社区内部绿道。

■莲花湖绿道A线通讯员 麦伟强 摄

已串联绿道长达62.3公里

绿道长度持续伸展,景区管理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着力引导市民安全出行、文明旅游,长安镇文化服务中心还计划增添巡逻车等设备设施,加强景区服务保障工作。

“为了让大家来散步时了解绿道,我们在路边增设标志、向导牌,让大家更好地畅游莲花湖绿道。我们还增加了保洁人员、保安等,重点开展绿化等方面的工作。”长安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阵地管理组组长莫艳芬说。

据悉,下一阶段长安镇将继续推动多个绿道项目完工,加快“绿道之城”建设,截至目前,长安镇已串联绿道长达62.3公里。

长安镇正在加快各区块绿道加速连通,根据规划,争取在年底完成大埔塔山绿道、碧荷园等景观工程建设,并逐步面向市民开放。

“现在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大浦塔山绿道,还有一个是碧荷园景观项目,这两个项目争取在今年年底完工,让市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态环境。”长安镇工程建设中心方案室副主管莫国平说。

碧荷园位于莲花湖莲花桥东面,设计碧道长约2750米,设有观景平台、栈桥,水塘内将种植荷花等。该景观工程建成后,向西接入已建成的莲花湖绿道,向东接入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湾至松山湖碧道(长安段)。

大埔塔山绿道项目则位于莲花山西南侧、莲花水库西侧,计划新建登山绿道长约1.6公里,并连接原有的登山道,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长安北部的山水游玩生态绿道网络。

为倡导全镇市民共建“绿道之城”,今年4月至5月,长安镇深入开展“生态赋能 一起向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在线上征集莲花山风景区相关景点命名3000多个。特别邀请东莞市文联、东莞市作家协会詹谷丰、胡磊等名家及作家协会会员游绿道,征集名称637个。

其中,新启用的“莲珠桥”是连接莲花山、莲花湖绿道的栈桥,该桥以“莲珠”命名,寓意将莲花山、莲花湖绿道两颗“宝珠”串珠成链,并与省P2线霄边驿站入口的“碧荷园”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有着“珠联璧合 幸福美好”的美意。同时,契合绿道之城24字理念,即“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与长安镇计划将景区打造为婚纱主题公园的远景高度融合。

经过研究评审,最终确定莲花山风景区的五大景区,即莲花山郊野公园、莲花古寺、莲花半山公园、莲花湖绿道、碧荷园,并将莲花山风景区的11个景点命名为莲珠桥、莲安亭、揽月桥、莲华轩、莲湖阁、莲韵轩、碧桃山径、桃花亭、飞鹭台、悦山台、听风廊。

“富有独具匠心的美名,为长安增添了一抹抹韵味悠长的诗意。”长安市民温红说,有空会带家人常来这边走走、看看风景。

■莲珠桥 通讯员 麦伟强 摄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生态格局

“绿道之城”建设把治水与治产、治城进一步融合,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基础。

长安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绿道之城”用较少的资金投入,通过整合提升、分步实施,将原来松散的各个“点”“线”“面”生态元素有机地串联起来,打通串联“山水林田湖海”等各类生态要素,直出交椅湾,眺望伶仃洋,实现“通山达海”的美好愿景,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

“‘绿道之城’规划建设是长安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长安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正大力建设生态魅力之城,全力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环境提升工作,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格局。

近年来,长安镇以环境美化和生态提升成就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生态、产业、城市的共同转型,努力探索一条发展和生态共赢的发展新路径。坚持“治水+治城+治产”相结合,推动城市和产业绿色发展。

2019年开始,长安镇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通过落实“四大一高”措施,以大兵团作战推进流域整治项目落地,高标准完成茅洲河水污染治理任务。经过治理,昔日的“黑臭河”变成“景观河”,早已是水草萋萋、鱼翔浅底、碧道环绕。

如今的茅洲河,不仅有怡人景色,“密林入口公园”“GOGO创意园”“锦隆路入口景观”“星光活力公园”“缤纷演艺公园”“翠足童趣园”“金粉花语公园”“翠竹园”“七彩门户节点公园”等集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茅洲河九大主题公园也建在家门口,茅洲河已然成为市民游览打卡的“生态河”。

伴随着茅洲河流域水质提升,长安镇积极谋划生态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红利,打造茅洲河生态经济长廊,昔日被誉为长安“西伯利亚”的社区成为投资热土,投资客商纷至沓来。

长安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山水林田湖海”生态要素互融互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格局。

文字: 甘劼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