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逢年过节均可见龙腾、醒狮、舞麒麟的祈福活动。与之关联的民间扎作工艺也在舞瑞兽传统中不断发展,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目前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

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瑰丽的宝藏。5月16日,“荔香粤韵”大朗镇麒麟醒狮文创展在蔡边村福德堂拉开帷幕,100多个形态各异的麒麟醒狮手工扎作工艺品“霸气”亮相,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接触这项传统非遗文化的平台,让非遗走进大众,让文化留下记忆。
主办单位:
大朗镇文化服务中心 大朗镇蔡边村村民委员会
协办单位:
共青团蔡边村委员会 蔡边村武术队
承办单位:
蔡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大朗昌华麒麟龙狮文创馆 蔡边村文化馆支馆



该展览位于蔡边福德堂内,展出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共展出100多个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手工扎作工艺品及系列文创产品,包括南龙(游龙)、北龙,广府麒麟(东莞麒麟)、客家麒麟、海陆丰麒麟,佛山狮、鹤山狮、佛鹤装狮等,这些作品全部出自东莞大朗麒麟龙狮扎作工艺师万贡学师傅之手,作品造型精美、寓意深远,表达民间百姓“福寿双全、福星高照”的美好愿望,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醒狮威武雄壮,麒麟灵动霸气,据万师傅介绍,这些扎作作品无论从造型和装饰设计,都采用了传统结合现代的表现手法,并通过借鉴《三国演义》中刘备、张飞、关羽等人物的特点,创造一个个威武雄伟、活泼可爱和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

而手工扎作分为扎、朴、写、装四道工序。
1.“扎” | 竹篾扎廊(造型骨架) 以竹篾、纱纸为主料编扎狮头和麒麟头的骨架。
2.“扑” | 扑纸(成型) 以纱纸、纱绸为原料,外贴三层纱纸,中间夹以纱绸把狮架和麒麟架裱糊。
3.“写” | 表面装饰油彩上色,根据各款特点勾画花纹。按照模子轮廓绘制狮头和麒麟头面部。
4.“装” | 制成精美而威武的狮头和麒麟头, 进行饰物修饰,贴眼、耳、眉毛,安装绒球、胡须等。

岭南地区重视耕读传统,民俗活动与神诞节庆息息相关。逢年过节人们会以竹篾扎架,制作龙狮麒麟等祥瑞神兽,通过舞龙、舞狮、舞麒麟等方式祭神祈福,表达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禳凶辟邪、迎祥纳福等美好的生活愿望,这个民俗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麒麟醒狮文化在蔡边村更是被村民视为“传家之宝”,至今已经传承发展了100多年,是传承着家族精神、传递家族荣誉和梦想的重要文化。百年时光漫漫,一代又一代的钟氏族人,一直保护和传承着这一传统文化。

万贡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间手工扎作工艺师,曾获“东莞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称号。在大朗从事手工扎作已20 余年,尤为擅长制作龙狮麒麟,作品深受海内外市场喜爱。“客家麒麟”为其代表作,曾在 2015 年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 八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斩获铜奖,入围 2016 年“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多年来,万贡学一直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注重钻研岭南各地 传统扎作工艺的文化和内涵,在延续千百年的文脉基础上推陈出新、精益求精,致力于把每一件作品打造成有故事、有内涵的文化精品,带领非遗走进大众,走向世界。


客家麒麟
非遗、龙狮、文创艺术品……
这么精彩的展览,
喜欢的朋友可以约上家人朋友一起去打卡。

展览时间
2022年5月16日至2022年6月16日
上午09:00—12:00
下午15:00—17:30
展览地点
蔡边村福德堂内
单位、团体预约电话
0769—83319226
温馨提示:请各位市民进场前,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测温、验码、信息登记等疫情防控工作,并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以及行程码进场。观展时请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间距,不聚集,全程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同时,根据防疫政策要求,参观总人数将进行限流同时不得超过50人,望广大市民理解并积极配合。此外,车辆可以停放到蔡边仿古步行街内。
来源:大朗镇文化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