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进行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课堂。此时,大朗镇巷头小学学生正守候在屏幕前,认真观看这节精彩的“天宫课堂”。
大朗镇巷头小学校长叶艳兰告诉记者,在“天宫课堂”开课前,该校全体老师在“云端”一起思考与探索: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与年级学生的特点,这份“天宫课堂”的科技盛宴可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收获,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天宫课堂”为主题,做一个相关的科学实验、写一篇观后感、绘制一幅太空美景等,引领学生们带着无限的想象和愿望开启“天宫课堂”之旅。
语文学科根据“天宫课堂”进行“观后感”的创作,部分年级还根据学生特点特意开设了《写作指导课——如何写观后感》,引导学生通过叙、议、联、结等步骤把具体的感受和启示写成文章,学以致用,既让学生了解科技知识,还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写观看感的方法。
数学学科结合“天宫课堂”的契机,让学生发现天宫的数字和数学问题,用数学思维导图、手抄报等方式呈现,既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据,又培养他们综合分析数据、与数据情境相联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统计认知水平。
在英语学科上,一、二年级从收看的天宫课堂中,能学习到相关英语单词;三年级的学生结合目前学习内容发挥想象,设计用英语与天宫上的“老师”打招呼;四年级的学生结合本学期所学的相关作息习惯问题,设计用英语采访稿采访宇航员在天宫上的作息时间;五年级的同学用英文描写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和太空景色;六年级的同学则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比较级描述跳高、举重等方面在地球上与太空中的不同。
美术学科以“我的航天梦”为主题开展手抄报制作的课程学习,通过直播教学,在普及天宫知识的同时还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而且不同的美术作业形式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手抄报还将美术和书法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神奇的虹吸现象、水上漂——玩转水表面张力、(有趣的、可改变的)物体沉浮、天宫水晶球——放大镜与光的折射……基于学生居家线上教学,科学学科开展了一系列有趣安全的家庭小实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天宫课堂’不仅展示了宇宙间的奥秘,让我们看到更多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还展示了高科技的实验设施,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祖国航天技术迈出了一大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叶艳兰表示,学校开展的基于“天宫课堂”“整校推进”的项目式、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致力打造“创e教育”品牌,突现了学校“教育与科技同行”,引领孩子们开放地、多元地、创造性地看世界、思考世界,以体验、探索、启迪、好奇、平等、愉悦等“e”方式创造未来、通达未来(创想世界,e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