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中等身材,有着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一双粗糙而勤劳的双手,一颗善良而慈爱的心,还有一股进取向上的精神,母亲永远是我家四姐妹的榜样。
1934年6月24日,母亲出生于湖南桃源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在家编织竹斗笠,跟随她的父亲驾着小船在沅江打鱼,在田里插秧、割稻……她深受生活的磨砺。仅仅读了4年书,高小毕业,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1956年顺利通过招工考试,进入山西省太原市山西机床厂,成为一名新中国的工人。母亲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勤奋好学,爱岗敬业,自强不息,要求进步,胸怀远大理想。
母亲有着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学习计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工作总结、生活中一些重要事件,如每个孩子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属相,家庭的主要开资、开心的事儿等都清晰地记录其中。在母亲的日记里,记录了她与父亲结婚时的一段话:“我们俩就像哈森和加米拉(电影《哈森与加米拉》中的主人翁)一样,虽然经济上不富裕,但是我们的爱情是纯洁的、甜蜜的”。可见母亲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
1969年因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陕西汉中。除了工作出色,母亲把家庭生活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家庭和睦、美满、幸福。母亲敬重丈夫,爱护孩子,谆谆教导我们姐妹: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豁达开朗,坚韧不拔,母亲给予了我们莫大精神财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母亲心灵手巧,我们童年时,为我们四姐妹亲手缝制漂亮的衣服、裙子,每到新年,姐妹们都有新衣服穿,令周围的小伙伴羡慕不已。闲暇时,母亲会带我们姐妹去山上采蘑菇,到汉江边游泳,教我们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让我们的童年生活充满乐趣!
从小母亲就培养我们做家务的能力,洗衣服、买菜、做饭、蒸馒头、包饺子,样样都做,学会勤俭持家。当时父母工资低,还要赡养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开支要精打细算。但母亲每年都会节省出一些钱,给我们订阅杂志:《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知识就是力量》,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就扎下根,知识就是力量,一定要努力学习。母亲省吃俭用,不辞辛苦地培养我们姊妹四人全部上了大学,教导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宽厚待人。母亲还竭力帮助农村的表哥,给他们买高考复习资料,资助表姐学缝纫技术。母亲用爱温暖了亲戚朋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母亲的鼓励和支持。
90年代刚来东莞工作时,医院病人很多,工作很忙很累,母亲总是给我打气说:年轻时吃点苦是应该的,作为医生一定要多积累经验,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母亲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母亲对父亲充满敬重与爱戴。父亲1956年航校毕业后,在空军部队服役,后到大型国营企业。父亲曾担任车间主任、书记,工作繁忙,耗伤精力,免疫力下降,患了急性黄疸型肝炎。母亲四处求医,买来中药,为父亲熬药,并给父亲加强营养补充。父亲很快就痊愈了,家庭气氛重回欢乐。
母亲总是任劳任怨。退休后,我们姊妹的子女还小,母亲又承担起照顾外孙、外孙女的重任。她对这些小字辈疼爱有加,用心呵护培育,给予他们宽广仁慈的爱抚和正确的指引,小字辈们的优秀也是对外婆最好的回报。
母亲也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的人。她的兴趣爱好广泛,退休后曾参加厂里的老年模特队、门球队,来惠州后还参加了惠州市老年门球赛协会的门球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1年7月12日母亲因病医治无效辞世。母亲的离世带走我们的无尽思念,所有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我感恩我的母亲,她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四个优秀的姐妹,感谢她养育之恩;我赞美母亲!她是位慈爱、善良、美丽、乐观、勇敢、上进、机智,热爱生活,有格局的母亲,是一名伟大的母亲。母亲千古流芳,慈慧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