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连接和守护“星星的孩子”!东莞“爱心文化馆”新引进五大特色课程
i东莞 2022-04-03 13:44:15

孤独症患者常被称作“星星的孩子”,他们孤独地闪烁在自己的世界。为了让这些“星星的孩子”走出自我、融入社会,各界一直在努力。近年来,东莞市文化馆依托“爱心文化馆”项目,以艺术和文化关怀造起一座桥,连接、守护这些“星星的孩子”,给他们带来温暖、希望与力量。

2022年,为让更多人了解、包容和关爱“星星的孩子”,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东莞市文化馆新引进了五大特色课程,希望通过艺术赋能,减少孤独症患者与家长的焦虑,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大家庭。

五大特色课程,点亮星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爱心文化馆”项目的推出,既是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具体举措之一,又充分彰显东莞这座“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的文化温度。

以场馆为阵地,东莞市文化馆联合社会专业组织机构和文化志愿者服务力量,开展“爱心文化馆”项目,重点针对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视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精心策划系列活动。

今年新引进的五大特色课程包括“孩子的世界”儿童发展里程碑系列课程、瑜伽减压课程、“植愈﹒心悦”园艺疗愈课程、共读共玩共成长——多元智能发展系列课程、注意力训练课程。

其中,儿童发展里程碑系列课程通过家长讲座和亲子活动服务孤独症儿童家庭,旨在提升居家干预知识认知、引导孩子开展康复训练。

瑜伽减压课程通过日常自然瑜伽练习,释放压力,减少忧虑及低落情绪,改善身心健康。

园艺疗愈课程通过以植物为主题的自然要素,进行一系列分享活动,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方面达到维持健康状态。

多元智能发展系列课程通过不同主题的绘本故事,把“多元智能”的核心元素融入在课程设计之中,有助于不同能力的孩子共同参与,共同发展。

注意力训练课程通过上百个不同主题游戏,用“玩”的方式配合认知能力开展训练,促使孩子的注意力在稳定、广度、分配、转移四个维度得到全面提升。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这五大特色课程接下来将逐步开展。

爱心文化馆,用爱扬帆

其实,早在2017年4月,东莞市文化馆就携手东莞市残联共同打造了“东莞星星联盟”,后被纳入“爱心文化馆”项目,一直为本地的孤独症患者策划属于他们的课程,如陶冶情操的音乐课、锻炼想象力的绘画课、培养专注力的阅读课、培养兴趣爱好的非洲鼓以及培养外出社交能力、了解出行知识等。

经过五年的课程学习,参与“爱心文化馆”项目活动的部分孤独症患者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首歌曲演唱,可以弹奏钢琴,或在家长、志愿者的陪同下乘坐公交车出行,去到自己想要去的商场,逛街、买零食等。

其中一位“星星的孩子”嘉明,如今也加入到文化志愿者的队伍中,在心目影院、培训课程中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嘉明在文化馆得到大家的帮助,希望自己也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嘉明妈妈说。

在艺术的熏陶与关怀下,参与“爱心文化馆”项目活动的孤独症患者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刚开始上课时的不配合到现在可以跟老师进行沟通,并正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可以和工作人员进行基本交流,遇到了还会点头问好。

值得一提的是,“爱心文化馆”项目不只获得服务对象的充分认可,也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曾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文字:赵水平 图片:通讯员:利民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