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东莞发布新一轮“纾困27条”,继“纾困6条”“保链12条”后,助企纾困政策继续加码。记者了解到,各镇街在持续压实防疫各项措施的基础上,积极落地落细东莞惠企暖企扶企系列政策,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精准高效的政策兑现,有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企业生产经营添加新动力、保驾护航,牢牢稳住实体经济基本盘,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强有力的“双统筹”实现“双胜利”。
政策提振了市场发展信心
东莞新一轮“纾困27条”的出台,无疑给企业打了一支“强心针”,引发镇街和企业的强烈反响。
“纾困27条”进一步提振了市场发展信心。东莞日富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常平镇的外资企业,目前一方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另一方面全员到岗加快生产赶订单,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该公司管理部经理杨定森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常平镇委镇政府非常关心和支持企业的发展,督促企业从严从细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指导企业正常开展生产活动,促进了企业平稳发展。
今年,该公司定下实现10%的业绩增长的目标。杨定森认为,如今东莞市出台“纾困27条”,初步了解,对企业来说,政策里面的减税降费(如减税费、租金、公积金负担)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对跨境运输给予补贴的政策对企业进出口运输更有保障,解决了该公司作为生产型企业的物流链条困难。杨定森表示,政策的出台,更加增强了公司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努力奋斗去实现目标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一定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纾困27条”也给镇街如何帮助企业提供了更加详细、明确的指引。石排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纾困27条”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帮助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政策从制定出台到落实,还有熟悉消化的过程。该负责人说,“石排将制定申报流程指引,指引出台后,有意愿申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尽快申报。”
减税费助企业轻装上阵
由于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各地交通管控力度加大、原材料价格波动不定等,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制造成本上涨,使我们回款、现金流都受到影响。”茶山镇顺丰纸品制造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丽霞说。
顺丰纸品的境遇,是目前众多中小微企业的缩影。各镇街迅速落实东莞减税费、促融资相关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解市场主体资金之“渴”。茶山积极落实东莞关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的政策。陈丽霞说,这让企业相当于有了一笔“无息贷款”,能够缓解公司现金流的压力,去年四季度到现在,该企业缓缴税费169万元。据了解,茶山确保企业政策红利应享尽享,今年3月以来,茶山税务部门已为2100多户企业办理缓缴税费约4400万元。
大朗镇综合采取优服务、助融资、减税费等多项措施,多措并举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正常运转、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疫情发生后,广东民飞机电有限公司资金周转面临较大压力,所幸该公司可享受到退税政策。该公司总经理于晓飞介绍,“公司2月刚刚退税,如果加上资金及时回笼,对民飞以及其上游供应链恢复经营,都产生了很大的帮助,解决了暂时的经济压力。”
同样位于犀牛陂村的东莞市杜氏诚发精密有限公司,资金周转压力也较大。该公司业务总监方兴红说:“大朗税务分局税收服务专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辅导公司申报缓缴政策,近四个月公司享受到了35万元的税费缓缴,盘活了资金,解了燃眉之急,也使我们更有信心。”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当前长安镇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火力全开”,生产车间内一片忙碌景象。祥鑫科技总经办总经理罗嗣发表示,虽然疫情反复,但公司得益于政府税收政策的优惠,以及各项培训及就业补贴、核酸检测采样上门服务等各项帮助,公司信心十足。
有效畅通物流进出通道
疫情之下,物流受阻、供应链不畅也是影响东莞企业生产经营的“痛点”。各镇街通过各种举措,有效畅通物流进出通道,让“原料进得来、货物出得去”。
东莞市华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东坑镇一家通信技术制造业民营高新科技企业,疫情期间得到了东坑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企业顺利地解决了物资保障和物流问题。据了解,疫情以来,东坑组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企业物流疏导专班、金融服务专班,科学系统地为镇内企业提供“暖工暖企”服务。
华荣通信公司事业部副总经理殷明生表示,目前企业已实现满工满产,订单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各厂区订单平均增长15%以上,个别厂区甚至有30%以上,“预计2022年我们营业额有望突破50亿元以上。”
近期以来,中堂镇协调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强沟通,畅通产业生产链条,及时掌握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企业在产品生产、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资金保障等方面遇到的突出矛盾困难,形成问题清单,逐一协调解决,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一度面临生产材料短缺、车辆无法进出等困难,中堂相关部门及时上门解决难题,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中堂理文造纸厂公司总经理朱国龙说,在中堂经济发展局协调帮助下,该公司成功申请办理了通行证件,解决了封闭生产中原料进不来、货品出不去的困难。截至3月28日,中堂已为20家重点企业,办理了重点车辆通行证共927张,确保企业货源充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帮助十多家企业解决了生活物资配送问题。
稳岗促就业解决“用工难”
受疫情影响,用工短缺成为东莞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难题。各镇街线上线下齐发力,进一步加大稳岗就业扶持力度,解决企业“用工难”。
黄江镇成立工业企业疫情防控专班,聚焦重点工业企业、产业链关键企业、供应链保障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实际需求,精准解决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该镇积极落实各项稳就业措施,开展春风令各项活动,用工单位数及用工总数实现稳定正增长。
“尽管公司已通过多种途径应对员工流失的问题,但鉴于我司持续扩大的生产规模,公司目前仍有约500人的用工缺口。”黄江镇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黄江人社分局详细了解安世半导体的用工需求,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多措并举,积极落实各项用工保障措施,精准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推荐安世公司到就近的田美社区固定招聘点以及全镇其他8个固定招聘点开展招聘活动,同时收集安世公司的用工需求信息发布在镇街微信公众号、东莞人社官网等平台,促进用工对接。黄江还协助安世半导体建设博士工作站,吸纳集聚博士及博士后人才,并帮助该公司383人认定为高工。
为有效纾解企业“招工难”问题,东坑人社分局采取一系列稳岗惠企“硬核”扶持措施,线上搭建多平台服务,线下组织专场招聘会,线上线下齐发力,促进用工对接。该镇还建立了“就莞用”广场,将进一步拓宽就业困难群众就业渠道。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东坑60家定点监测企业已招聘8882人,多数企业招用工问题得到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