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专刊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些村这样做!
i东莞-道滘专刊 2022-03-15 10:49:46

2月28日,道滘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传达省、市相关指示批示精神,部署道滘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南丫村和蔡白村是全市首批特色精品示范村,亦是精细化管理示范村。大罗沙村创新制定的《大罗沙村环境管理公约》入选2020年东莞市十大优秀村规民约范本。相较其他村(社区),三村可谓是道滘的“优等生”,剖析三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好做法,对道滘其他村(社区)具有示范意义。

大罗沙村

环境整治写进村规民约

■道滘大罗沙村 记者 刘维佳 摄

树木林立,碧水环绕。今天的大罗沙村,已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精致水乡。大罗沙村党总支书记刘锦兴表示,近年来,大罗沙村围绕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提升,提升乡村风貌这一目标,制定了《大罗沙村环境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刘锦兴告诉记者,村人居环境整治由来已久,镇政府及村委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整治成效甚微,关键在于整治过程没有发挥群众主体性。

鉴于此,大罗沙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村党建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制定《公约》,完善大罗沙村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推动村民自治,促进大罗沙村人居环境的提升。

刘锦兴说,《公约》由村民自己研究确立。在制定过程中,大罗沙村干部多次走访村民、十余次与驻村团队进行交流并召开村规民约讨论会议,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到寮步镇的竹园村及横坑村进行参观学习,借鉴人居环境整治经验。

为有效推动村规民约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作用,大罗沙村针对村内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细化,寻找治理思路。比如针对建筑材料乱堆放问题,大罗沙村多次与驻村团队成员、建筑工人及在建房屋主进行交谈,最后商定由村集体购买围蔽工具,划定临时摆放区域,规定临时摆放时间,限期清理建筑材料并将建房规范写入村规民约中。

值得一提的是,为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罗沙村建立了22户党员联系户,不但要做好自家的门前三包,并且负责督促周边家庭、商铺、出租屋等做好门前三包,切实发挥党员引导作用,提高村民对环境整治的参与度。

2019年7月中旬,《公约》全面推行,由镇班子领导督促落实,村干部组织实施,村民代表监督巡查,压实环卫监督员的巡查责任,严格督促要求村民按照村规民约内容执行,全村环境卫生得到显著的改善。2020年,《公约》入选了东莞市十大优秀村规民约范本。

刘锦兴表示,今年大罗沙村将实行自聘环卫保洁,大力开展“四小园”建设,并升级改造东前街河边绿化带,让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再提升。

南丫村

借力特色村创建东风 全域提升人居环境

■道滘南丫村掌洲河碧道 记者 刘维佳 摄

3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南丫村掌洲岛,映入眼帘的是滨水碧道、绿榕依依,不时有白鹭飞过,一派生机盎然。曾几何时,掌洲岛布满窝棚,杂草丛生。掌洲岛只是南丫村蝶变的一个缩影。南丫村党委书记丁树安表示,近年来,南丫村以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和水乡特色示范村为契机,对标对表升级改造村内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在南丫滨涌组,崭新的沥青道路、整洁的巷道、精致的休闲小公园,让人眼前一亮。据介绍,近年来,滨涌组新建了大榕树休闲公园,进行了村前路升级改造、庙前街升级柏油路、滨涌正街加宽道路等工程。

改造后的滨涌,道路铺上了沥青,休闲公园有了,环境美了,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在小公园散步的吕婆婆告诉记者:“以前大榕树休闲公园这里是鱼塘边的一块闲置地,杂草垃圾遍地,现在做成公园,环境好多了,又多了休闲的场所,感觉特别好。”

变化的不只是滨涌组。2018年以来,南丫村集中力量开展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河岸景观提升工作。经过整治和生态美化,掌洲岛上添置了滨水绿道、亲水栈道、景观桥等,岛上还种植了凤凰木、黄花风铃木等开花树,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目前,依托掌洲岛生态优势规划建设的掌洲农业公园也在建设中,公园占地约820亩,将依照省级农业公园建设成农业休闲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我有信心说掌洲岛现已成了道滘的形象标识。”谈及掌洲岛近年来的变化,丁树安信心满满。

2019年,南丫村被列为全市首批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之一。丁树安透露,在启动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之初,南丫村就十分注重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村庄规划蓝图,并制订《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库》,明确村容村貌提升以及文化特色、风貌整饰等要求,使每个项目各具特点,形成一道道风景线。

此外,南丫村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推进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去年6月,南丫村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通过市级评审迎收。

丁树安表示,接下来将重点排查滨涌组旧村沟渠是否有遗漏建设雨污分流、定期巡河检查是否有偷排现象、不定期巡查田间窝棚,抑制散乱窝棚反弹现象,发现一宗整治一宗。

蔡白村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道滘蔡白北岛公园 记者 刘维佳 摄

地面干净、立面整洁,环境优美、群众满意……这是记者来到蔡白村的第一感受。据该村党委书记蔡剑豪介绍,近年来,蔡白村借助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和水乡特色示范村的东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乡村振兴旅游开发、都市休闲农业园建设,全域整治人居环境。去年,蔡白村通过市特色精品示范村验收。今年初,该村成功创建精细化管理示范村。

3月6日,蔡白村北岛宽敞道路的两旁,绿荫盎然,景色旖旎。这里除了有极具岭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还有休闲绿道。曾几何时,这里是一条荒草丛生、卫生不佳的道路。

据介绍,为改变蔡白北岛环岛路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不够好等问题,2019年起,蔡白村以北岛为试点,推进蔡白北岛环境综合提升一期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路面升级、农田公园、鱼塘改造、道路两边绿化改造、河道栏杆升级、农田整治等。

“北岛环岛路定位为休闲绿道的同时,也兼顾了机耕路的功能。”蔡白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口村小组种植有800亩冬瓜农田,因此还专门建设了一条1.8米长的机耕路与绿道相连,不仅满足了农民耕作的需求,同时也让游客能够从绿道走到田边,近距离感受岭南水乡的田园风光。

近两年,蔡白村全面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村巷道硬化、绿化亮化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微小处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介绍,蔡白村目前已完成蔡白北岛上口排渠、祁屋洲排渠、蔡屋排渠清淤、河道疏通、生态修复等河涌治理工作,完善防洪设施,着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此外,过去一年,蔡白村升级改造1个生活垃圾转运站,新增6个垃圾分类亭,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新建公厕3座、升级改造公厕4座,大力整治“三线”问题,美化箱体15个,修整树池15个。蔡屋组、彭辣组、上口组和凤龙角组等道路升级改造、立面改造、活动中心建设、休闲公园建设等26项城市品质类工程得到有效落实。

蔡剑豪表示,接下来计划开展蔡白村南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工程,对白路和律涌村民小组进行优化升级,全面加强停车场、公园、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

文字:刘维佳 图片:刘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