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东莞市教育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市银保监分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同时保护校外培训机构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风险。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本报记者多方走访发现,对于《办法》的实施,学校师生、家长普遍持赞同意见。目前,我市各培训机构也相继按《办法》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银行纳入监管,学费更有保障
“我们现在正在做‘一课一销’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将与银行签订监管协议,办理好相关监管账户。”东莞南城某校外培训机构告诉记者,新规出台后,家长为孩子缴纳的费用并非交给培训机构,而是由第三方进行监管,培训机构完成多少节课,便可以向监管账户申请提出相应的费用。
作为教育大市,东莞拥有较大体量的校外培训机构。以南城为例,目前,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超过80家。“对比以往,现行的《办法》将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更加规范。”有业内人士表示,《办法》的出台对机构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以前监管主要方式是交保证金,并非一课一销。如今,银行纳入监管,校外培训机构无论是从收费规范还是办学质量方面,必然会有所提升。但同时,一些规模较小或以往运行不规范的机构,也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被市场淘汰。
“《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原本办学规范、收费合理的机构发展。”长安镇晓雯音乐培训中心相关老师黄福建认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也让家长更加放心。若未来能公布机构白名单,将更加方便家长选择。
学而思培优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该机构一直严格遵守教培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的政策规定。从创立到现在,严格坚持“随时退费”原则,家长可以随时通过学而思培优APP或者线下校区进行退费申请。而学而思培优对于政府出台的有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历次政策,始终抱着积极拥护、积极学习、积极落实的态度,之后也会一如既往地按章办事,落实到位。
预收费监管工作启动,家长更放心
其实,早在2021年,东莞就已经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预收费监管专项核查行动。“沙田镇52家持证校外培训机构,从去年11月开始,已相继开展预收费资金监管工作,自主选择银行签订资金监管协议,开设资金监管账户。近期,沙田镇通过召开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会议也及时传达了‘一课一销’的最新政策。目前,沙田镇已动员所有机构积极配合,尽快落实‘一课一销’预收费监管工作,绝大部分机构去年已经与银行完成签订,开设了资金监管账户,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都在监管中。仅剩个别机构由于相关证件处于变更中,待到变更完成后,完成所有与银行签订资金监管的工作。”沙田镇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茶山镇中心小学校长李相伟表示,《办法》的出台将促使机构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面,还能减少课外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的风险隐患。李校长同时认为,新规在未来还应继续细化。譬如,《办法》主要提到学费规范,但许多机构收费五花八门,资料费、器材租赁费、材料费等,如何收取,也应规范化。此外,还需加强线上监管,尤其是英语口语和编程课程。
“这项新规真是太好了,让我们家长给孩子选择培训机构多了一项保障。”塘厦镇家长陈女士家有俩娃,每逢周末,基本陪孩子在校外培训机构度过,舞蹈、钢琴、跆拳道……孩子学得停不下来,家长也忙得不亦乐乎。陈女士说,她身边有很多类似的家长,注重孩子全面发展,为孩子报了许多兴趣班,但一众收费颇高的培训班也使得家长多了一层顾虑。“很多机构课程‘货不对版’,甚至‘圈钱’谋发展,如今有了监管渠道,我们放心多了。”陈女士说。
【相关链接】
3月15日前,东莞所有培训机构需完成开设监管账户
《办法》规定,校外培训机构选择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银行将作为存管银行,存管预收费资金,实行“一机构一许可证一专用存款账户”。学员预收费用须全部进入该监管账户,不得进入校外培训机构其他账户或控制人个人账户。对于已收取的各类预收费款项,应当将存量预收费款项划转至专用存款账户。根据工作安排,3月15日前,所有培训机构需完成开设监管账户;5月30日前,所有预收费资金需全部纳入“一课一销”监管账户;6月1日起,仍未完成“一课一销”资金监管工作的机构,必须先停业整顿,待完成“一课一销”资金监管相关工作后才能继续开展培训。
对于需要变更专用存款账户开户银行的,校外培训机构应提交变更申请,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原存管银行将监管项目资料及存量资金一并切换到新的存管银行账户。
同时,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
退费方面,学员在课程开始前提出退费的,校外培训机构原则上在15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所有费用。学员在课程开始后提出退费要求的,应按已完成课时的比例扣除相应费用,其余费用原则上在30日内按原渠道一次性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