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酮饮食,东莞一6岁儿童癫痫发作减少了90%
i东莞 2022-02-21 17:16:21

东莞6岁的儿童小杨(化名)一年前突然出现肢体抖动、双手握拳抖动、抽搐等症状,几乎每个月都会发作一次,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癫痫。

医生怀疑小杨癫痫的病因为线粒体疾病,最终线粒体基因检查结果为“m.3243A>G”基因突变,且突变比例比较高,证实小杨所患的疾病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经过近1年的标准方案治疗后,小杨的癫痫仍难以控制,为进一步治疗小杨的疾病,2021年9月,市人民医院癫痫中心为小杨举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参与会诊的有癫痫内科医生、儿科医生、癫痫外科医生、营养师、药师、电生理医生、放射科医生。

集体讨论认为,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小杨的疾病,但是可以尝试生酮饮食治疗。

▲营养师根据小杨饮食偏好制定的部分食谱(食物对应数字单位为克数)

2021年9月,小杨在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儿科办理了入院,住院启动生酮饮食。住院5天,小杨的血酮和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母亲掌握了居家检测血酮血糖的方法、生酮配餐技巧、不良反应处理等相关知识,医生评估后予以出院。

出院时建立了微信群,里面有儿科的黄国强医生、袁营养师、护士及小杨父母,通过微信的交流,小杨在家继续顺利地进行生酮饮食。目前小杨已经习惯了生酮饮食,不再吃米饭。

目前小杨坚持生酮饮食4个多月了,没有住过院,也没有出现生酮饮食的不良反应。虽然期间出现过一次小的抽搐,但很快自行终止,癫痫发作减少了约90%。今年虎年春节虽然寒冷,但小杨病情稳定,癫痫没有发作,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放烟花、舞麒麟,享受美好的童年。

生酮饮食是什么?

生酮饮食疗法(KDT)是一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合理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配方饮食。

它通过脂肪消化代谢产生的酮体使人体处于酮症状态,从而用于治疗和控制孩子的癫痫发作。

与药物和手术相比,生酮饮食副作用少,且大部分是一过性可预防的。生酮饮食控制发作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减少抗癫痫药的使用,从而减少药物潜在的副作用,并保护和改善孩子的认知功能。

或许不少人认为生酮饮食就是每顿餐吃肥腻的食物,但那是经典型生酮饮食状况,现在多数采用改良生酮饮食,配餐中脂肪占比下降,而疗效无显著差别,口感更好,更容易为患者接受。

医生提醒,开展生酮饮食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行开展容易出现预料不到的后果。

文字:李广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