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亲爱的同学们,寒假已经愉快地跟你saybyebye,新学期也在向你招手sayhi!马上开学了,相信同学们都做足充分的准备回到学校。不过,远离寒假的“怀抱”,此时此刻的你们,该如何快速收心,摆脱“开学综合征”呢?本期,我们为家长和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一份开学“心锦囊”,帮助同学们梳理头绪、全力以赴迎接新学期。
【学生篇】
1.调整心态,互帮互助
新学期来临,同学们需要思考如何让自己在学习方面有所进步,在生活有所成长,成为一个有担当、有学识、有勇气的阳光少年!不妨与班上同学联络感情,说说开学前的期待与烦恼,需要做哪些准备,调整好开学心态。
面对开学,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担心、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是因为假期中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当面临即将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容易会产生心理落差。这种心理状态是正常的、短期的,可以调整改变的。
同学们不妨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新学期开始啦!我相信自己可以精力充沛地投入新学习生活中,我又要见到许久不见的好朋友,学习到更多更多的新知识,收获更多的乐趣……”在这样的积极暗示下,相信同学们都能元气满满迈进新学期!
2.调整作息,健康生活
同学们需要把生物钟渐渐地调整到正常状态,逐步与上学作息时间靠拢,按时起床、学习、运动、睡觉,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比如上午8:00—11:00,下午14:30—17:00,同学们可以尝试在这段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学习,逐渐让自己找回在学校的学习状态。
困惑:晚上经常没办法按时入睡,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一:生物钟打乱。有些同学可能在白天睡太多,晚上感到很精神,就会做其他事情,导致第二天白天又是昏昏欲睡的状态。时间一长,身体生物钟被打乱,就会出现晚上睡不着。
原因二:睡前玩手机。有些同学晚上睡觉前躲在被窝里刷手机,看小说等等,一方面手机屏幕的蓝光会抑制身体褪黑素分泌,破坏睡眠规律,另一方面,手机中的内容会刺激大脑兴奋,引起入睡困难。
困惑:早上经常起不来,该怎么办呢?
定一定闹钟:只调一个固定起床的闹钟,一听到闹钟声就果断让自己起床,起床不摸手机,不摸手机!
留一缕阳光:让自己的睡眠环境保持空气流动,窗帘留一丝缝,让阳光照进卧室!
冷一下自己:克服冬天起床困难可以尝试醒来后用冷水洗脸,或者呼吸新鲜空气帮助自己提神醒脑。
3.树立目标,迎接挑战
新学期充满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充满着各种新的机会。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如提高某一科成绩,多交几个朋友,多读几本书,学习一项体育技能等等。
制定目标四要点:有启动仪式感、具体而详细、要循序渐进、适当奖励自己。
4.学会求助,倾诉困扰
同学们如果遇到纠结困扰的事情,可以向自己信任的人,如家长、同学、班主任、心理老师倾诉,在交流中可以得到情绪宣泄,也许还能收获有效建议呢!
5.积极防疫,维护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弹,平安校园需要你我守护!在校园里,除户外活动、独自一人情况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同学们坚持戴好口罩,在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都需要认真洗手。如感觉到身体不舒服,需要及时告知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及时前往校医室或医院进行治疗。
【家长篇】
1.以身作则在线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因此“收心”工作要从家长做起。
为了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与孩子共同学习和运动。同时,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尽量不看电视,不玩手机,陪着孩子一起交流和分享。
2.情感交流在线
家长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生活氛围。
首先,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开个家庭会议,把寒假生活“倒电影”式回顾,分享假期的收获和遗憾(过年趣闻、读书学习、娱乐放松、人际交往等等),家长应科学合理地引导孩子,营造有安全感和亲密感的家庭氛围。
其次,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观看冬奥会,用运动员故事激发孩子积极性。
最后,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老师打电话,分享寒假新鲜事,聊聊新学期打算,缓解孩子情绪。
3.正面鼓励在线
家长可以提醒孩子拟定新学期计划,或者带孩子去书店逛一逛,感受浓郁书香氛围,去文具店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文具,感受即将开学的氛围,激发学习动力。
4.疫情防控在线
如果孩子们对疫情存在相关疑惑,家长可以积极与孩子沟通,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相信科学,不传谣不信谣,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永远心存希望。
【专业心理支持途径】
亲爱的家长、同学们,如果你想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联系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倾诉你的心事吧!
东莞市中小学健康成长心理热线:0769-88881111
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援助热线:22113311(8:30-23:30)
东莞市南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阳光成长热线:22008080、23198796
【专家档案】
黄子容: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校团委委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