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丨以故乡为原点展现生活,莞青年作家刘帆首部小说集《蝴蝶》出版
i东莞 2022-01-28 11:11:18

近日,东莞青年作家刘帆第一部小说集《蝴蝶》在团结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蝴蝶”“凭栏”“流金”“空山”“如歌”五个篇章,计55篇作品,共12万余字。

《蝴蝶》以故乡为创作原点,涉笔广阔的大千世界,既有乡土文化影子,又有脚下地理的印痕,在历史与现实的经度和纬度上,展现不同的生活况味和矛盾冲突,有现实关怀,又具历史纵深感,艺术风格独特,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品超90%在大刊发表过

近几年来,刘帆出版了诗集、散文集,也创作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同时转身于编辑以小小说为主的文学刊物,对小小说创作充满炙热的情感,保持着井喷的态势,在金麻雀网刊及全国多家报刊不断推出自己的小小说佳作,赢得业界广泛好评,并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不但选材严谨、主题深刻,而且笔下人物飘逸、生动鲜活,可圈可点。

如其小小说在《小说选刊》《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还被《小小说月刊》《精短小说》等名刊大刊常设性名家栏目推介发表,进入国内名刊“名家视野”,入列名家序列。《别茶》《渡船》《长生井》《沪上风雨声》《兵》《67号马车》《小镇的阳光与月光》《马灯》等多篇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入选为全国省市中学语文试题,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成为万千青年学子学习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对象。

小小说集《蝴蝶》中的作品90%以上在全国各种报刊发表过,其中,30多篇被选刊转载或入选各类年度选本、排行榜和中考高考语文试卷。由于传播得较为广泛,某种意义上,本书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不同阶层读者和文学爱好者,有一定的阅读和参考价值。

此外,《蝴蝶》还入选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桥头小小说创作基地打造的《荷风文丛》,同时入选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岭南小小说文萃》(第二辑)。省市均入选,对一个作者来说,始终是一种荣誉与激励。

小说集出版获业界名家认可

“我从不以写的量多为荣,也不以某一篇质优为傲,平静地看待每一篇经过思谋的小说,对于知之甚少的领域,如何用一种惶恐的心情去面临种种挑战,如何用一颗谦卑的心去把握时代精神,如何用一支不朽的笔去诠释人文风骨,找到与人物、与历史合流的思索方式,是我创作中需要反复捶打的烙铁。”刘帆说,“小小说是平民艺术,也是新时代作品,需要有平民意识、时代特色和创新性,我每创作一篇作品都追求尽可能高的美、味和神,以丰富人们对小小说文学的期待和需求。”

因此,刘帆的小小说作品得到了杨晓敏、申平、蔡楠、雪弟等一批名人名家的认可,《蝴蝶》出版之际,这些业界名家也为该著作给与“提灯”论述及评价。杨晓敏评价《蝴蝶》一书作品时表示,“他力图将传统文化和生活韵致重新演绎,注入觉悟、觉醒等内心梦幻与灵动,在历史与现实的经度和纬度上,借助小小说描摹历史的脚印、美好的时光、永恒的灵魂等等。其笔下故事悸动人物鲜活,情愫唯美婉转,又富有哲理性,对人生有启迪,亦有默默无声的建言,展现不同的生活况味和矛盾冲突,关注人生、情感和当下生活状态,具有较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小小说创作要求,刘帆还积极融入生活,走进基层深挖素材,走进现场体悟时空,走进历史贴近人文,抓取其作品的“诗眼”。蔡楠评价刘帆的小小说:“章法有道,丰厚多义”,认为“他的每一篇小小说,提炼了题材最好或最关键的部分,并与之呈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造诣,相比于大多数小小说作家,他的创作是独特的,是有创新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

文字:沈汉炎 图片:刘帆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