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百科㉒│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介绍
i东莞 2022-01-25 14:35: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晶莹剔透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给所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4年之后,“水立方”将化身“冰立方”,承担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的比赛任务;在设计上融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中“飞天”元素的首钢滑雪大跳台,赛道能兼容自由式滑雪与单板滑雪两个项目比赛,属全世界首创。那么,“水立方”如何变成“冰立方”?首钢大跳台如何实现“一台两用”?本期“冬奥百科”一探究竟。

 

国家游泳中心

在历届冬奥会冰壶比赛中,冰壶场馆场地结构一般做法是先是浇筑混凝土地板,然后再铺上冰面,确保场地的稳定性。出于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遗产的目的,北京冬奥组委大胆地提出将“水立方”变成“冰立方”的想法。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国家游泳中心在2019年首次通过“水冰转换”制出4条冬奥标准的冰壶赛道,实现“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间自由切换,成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场馆。

“冰立方”内景

国家游泳中心的“水冰转换”采用了装配式技术,可以快速地将场地进行从冰到水、从水到冰的转换。这个过程中,还得配合空调、除湿系统,实现高温高湿的水上运动环境与低温低湿的冰上运动环境之间的切换。目前“水冰转换”冰场结构施工时长只需约20天,加上制冰环节,30天左右即可交付使用。“水冰转换”过程中,市民还可以正常进行游览、活动。

“冰立方”做好准备,迎接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争夺

另外,比赛大厅在不同点位设置了2000个传感器,随时感应比赛大厅的温湿度、声光等环境的变化,确保冰壶赛道冰面温度达到-8.5℃,冰面以上1.5米处温度保持在10℃,相对湿度不超过30%,看台温度16℃至18℃。

 

首钢滑雪大跳台

作为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项目场馆,“雪飞天”首钢滑雪大跳台造型独特,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域三部分组成。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一个改建场馆,由于该场馆赛后将不会被拆卸,因此其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永久的单板大跳台。

首钢滑雪大跳台远景

除了上述这些特点之外,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赛道能兼顾自由式滑雪与单板滑雪比赛,实现“一台两用”。据介绍,首钢滑雪大跳台采用模块化赛道转换体系。比赛前,将搭建出自由式滑雪的场地。这个项目的比赛结束后,用大约1100个模块把大跳台的斜台区下凹部分填平,让赛道变直,成为单板滑雪的赛道。

截至1月17日,首钢滑雪大跳台起跳台已搭建完毕

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建设的全过程充分考虑赛后的利用,这里以后不仅可以举办国内外大跳台项目比赛,还将成为专业的训练场地。此外,首钢滑雪大跳台还具备举行演唱会等大型活动的能力。

 

文字:陈沛鸿 图片:北京冬奥会官网、新华社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