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应急“一把手”谈安全㉜|清溪应急管理分局局长黄旭光:科技助力 筑牢安全屏障
i东莞-应急365 2022-01-07 10:13:21

“应急管理本质上是预防管理,‘防’是最前一道防线,‘救’是最后一份希望。”在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清溪分局(下简称“清溪应急管理分局”)局长黄旭光看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防是关键。

过去一年,围绕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写好“防”字文章,清溪应急管理分局通过科技赋能,持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为该镇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保持平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黄旭光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清溪镇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和亡人数都是个位数;全镇未发生因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

建设应急指挥中心

提高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能力

清溪镇应急指挥中心位于该镇行政办事中心。走进指挥中心大门,左侧的大屏幕滚动播放着各重点场所的实时动态场景。值班人员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就能马上指挥调度。

据黄旭光介绍,该中心投入近1000万元打造而成,包括应急指挥中心主体、信息化系统、应急通信(无线对讲)系统等内容,可以覆盖应急委、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成员单位和21个村(社区)。另外,该镇的公安、城管、水务、林业等单位视频监控系统目前也已经接入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启用以来,快速处置了企业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有效消除水库游泳、煤气黑点等网格隐患线索,提高了我镇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能力,构建了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灵敏、指挥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黄旭光告诉记者。

在此基础上,清溪应急管理分局还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清溪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工作措施。

如针对分租式厂房的安全监管问题,分局推动该镇成立了分租式厂房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压实分租式厂房房东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又如,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问题,分局积极参与到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并联同镇相关部门全面排查,建立人、车、路、企、救五个方面的问题隐患清单和制度措施清单。近期,结合该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分局依托镇应急指挥中心,从2021年9月起每晚都安排指挥中心值班员对该镇重要道路以及道路交通隐患点开展视频巡查和调度。

推进三防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打造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清溪镇是我市开展三防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镇之一。近年来,清溪镇实行了三防、应急、气象合署办公,落实专人,加密监测体系,建设预警传播终端,有效降低气象灾害损失。

结合三防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清溪已建成1个生态气象观测站、1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2个气象预警信息终端、3个城市内涝监测点,形成灾前、灾中、灾后全链条贯通的特色防灾减灾格局。

立足于三防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清溪镇继续在气象防灾减灾领域进行探索。该镇与市气象局合作,于2021年9月共建广东省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镇。

据黄旭光介绍,结合该工作,清溪镇在原有气象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设预警信息接收终端、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站、内涝监测设备,开发了清溪镇气象决策服务辅助平台、建立林区温度监测异常报警机制以及建设校园气象科普基地等项目,增强全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以林区温度监测异常报警机制为例,我们在主要林区实现温度监控,一旦温度等相应指标达到阈值,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就会通过应急指挥中心调取视频监控、安排巡林护林人员到场巡查等方式,第一时间排查原因,确保及时排查风险隐患。2021年,我们依托该模式,已成功将引发森林火灾事故的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黄旭光表示。

去年12月,清溪镇已经通过省气象局的验收,省气象局认定清溪镇为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镇。

“在新的一年,我分局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事故防范工作。同时,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宣传,深入组织开展演练,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黄旭光表示。

文字:伍江 图片:郭升涛 视频:郭升涛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