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又来了”“今天各镇街这些时间段都会下雨”“白天不算冷,入夜会真冷”“刚刚,东莞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今晚是个湿冷夜”“下午停雨但还是冷”……翻开过去的天气预报,12月14日以来,我们似乎遇上了2021年这一年中最冷的时间。
其实,谈及天有多冷时,换个角度,实际上在问:我们有多需要暖。
当起风了,我们需要保暖的毛衣;下雨了,我们需要挡雨的雨伞;冬至了,我们想要清晨从被窝里爬出来就能吃到妈妈煮的软糯糯、暖呼呼的冬团。
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东莞医护们也是。但是,恰恰在这个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在疫情面前,他们连日顶着低温全身心为东莞广大市民群众投入核酸采样工作,白衣执甲的身影贯穿每天黎明与夜晚和风风雨雨。
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不是一支孤军,这座城市也在守卫他们的温暖。近日,一则短视频走红网络:因天气预报东莞即将降温,在大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抽空到附近买毛衣,结果店家喊话“直接送”。一件毛衣,一个小小的举动,是东莞湿冷冬天的一股暖流,饱含市民群众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浓浓大爱情怀
天冷了,你来守护我的健康,我来关心你的冷暖。连日来,在各镇街许多核酸采集点上,在广大一线采样医护顶着寒冷持续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时,市民群众、医院、企业、社区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医护们送温暖,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暖心感动的画面瞬间。
送热食、装挡风帘,医护暖身暖胃又暖心
在连日的多镇街大规模核酸检测中,许多市民、店家不约而同地通过送热食、保暖用具等行动,让医护人员暖身、暖胃、暖心。
在黄江鸡鸣岗喜庆堂检测点,天气寒冷,热心的群众为桥头医院医护人员送来了热饮料和“暖宝宝”,喝上一口热茶咖啡,贴上一身“暖宝宝”,医护人员身上的寒意消散了,心里更是暖暖的。
在长安各采样点上,寒风习习。就在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医护人员惆怅之时,vivo公司一辆装着挡风帘的货车风风火火地赶来,暖心地为在采样点帐篷上安上挡风帘保暖。
市人民医院、厚街医院等医院驻大朗核酸采样队医护人员的坚守,一直看在大朗人民的眼里、落在他们的心里。前些天,市人民医院收到了社区群众送来的滚烫滚烫的热粥,厚街医院医护们也收到了一扎扎暖手又暖心的茶饮。这些热气腾腾的美食、红色纸片上的鼓励、充满希望的笑脸与爱心表情,是寒冬中的一股不会散去的暖流。
日前,东城街道下起了小雨,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核酸采样队在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时突然收到一商家的“爱心下午茶”,简单的面包、糕点、一碗红豆粥,足以令医护们心里暖暖的。
冬至很冷,也不妨碍医护们暖着过
今年的冬至,是一个雨滴滴嗒嗒地下着,湿冷湿冷的冬至。
冬至前夕,记者听到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这样说:“冬至吃什么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尽快到采样点采样,天气太冷了希望早点采完。”“冬至,医护人员不缺席。恭候广大市民早点去附近核酸检测点检测核酸,共同战胜疫情。”冬至当天,各大医院医护人员一如既往闻令集合,踏着星耀与月光,向着各镇街核酸检测点出发,继续守护这座城市的温暖。
可是,常说冬至大过年,医院、社区、市民群众怎么舍得让这些医护们冷着过?
冬至当天清晨6点,道滘医院50名医护采样人员出发前,收到了医院特别准备的应节粉果冬团,向医护采样人员送上诚挚的节日祝福。“趁热吃”“够不够饱”,医院的冬至温暖让他们都展开了笑颜。
在虎门的核酸采集点,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的医护们收到了爱心企业送来的冬至“标配”小汤圆,暖暖的汤圆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节日温暖和冬至幸福。
寮步医院一线核酸采样医护们也收到了汤圆,但他们的汤圆有些“不一样”。紫薯混搭白色小面团,浸在浓郁的深色糖水里,对寮步医院的医护来说,里面除了是美味,还有浓浓的人情味。
到了晚上,冬至的“团圆味”越发浓郁,对于驻守大朗没能回家“过冬”的医护们,晚上10时许,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为他们准备了热腾腾的汤圆和饺子,感谢他们在一线的无私奉献,而医院的牵挂也让没能回家“过冬”的医护们吃出了另一番的“团圆味”。
除了美食,在采样队大巴上响起的歌声也为医护们驱散了寒意。就在冬至当天早上7点,谢岗医院核酸采样队到达虎门太平广场采集点后,护理部主任唱起了她喜爱的一首粤曲,起了头后,刚在闭目养神的其他队员听到后陆续合唱。在这个湿冷沉静的冬天里,曼曼歌声让队员们添上一股暖意。
温暖,藏在孩子们的表白里
许多一线医护人员经常收到的,莫过于学校、幼儿园学生们一笔一画手工制成的爱心卡片、画报、鲜花,以及用表演形式传达的心意,这是充满童真的温暖。
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收到了一封来自长安实验中学学生的信。“这个冬天,因为你们而变得温暖”,正值气温骤降、寒风冷雨,这句话也深深打动着每一名医务人员。
12月13日疫情以来,大朗的小朋友陆续送来多幅画作,借以感谢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医护们的坚守和付出,医护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在东华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核酸采集点,小朋友在采样结束后,纷纷给东华医院49名医护人员送上自己画的爱心卡表达敬意。
在常平桥梓小学核酸采集点,学生们为谢岗医院60名医务人员送上精心绘制的手工画和鲜花。
在东城城市花园翰林童爱幼儿园核酸采样点,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在完成核酸采样工作后收到孩子们的鲜花表达谢意,感谢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在麻涌镇第二小学,学生们也为他们送上鲜花和答谢手语歌,大赞他们是“白衣天使”,他们逆行的身影之下,是冲锋向前、大爱无私的精神。
冬至当天,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核酸采样队医护们一边尝着大黄米爱心汤圆,一遍打开看小朋友送来的折成爱心的书信。小朋友说,这颗爱心是折了好久的成品,希望医护们喜欢。稚嫩的字迹、真挚的话语和感情,让在场的医护十分感动。
昨天,在樟木头镇第10采样区棕榈内庭院广场的采集点上,樟木头医院的一线采样医护们收到了一位受检核酸小女孩赠送的一封感谢信和糖果,在小女孩心目中,这些医护就是最美的人。
不管多冷,“在一起”就会变暖
抵抗寒冷和疫情需要坚不可摧的意志,也需要医护团队相互协作的团结精神。在这个冬天,他们并肩作战的身影是一股钻进人们心里的暖流。
在大朗的核酸检测点,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医护们并肩作战,其中,两名医务人员正在“流水线”式分装检测工具的图片令人动容,在动作娴熟、高效运作团队协作之外,是他们在战“疫”最前线并肩作战的给人们带来的感动。
昨天,到达采样点后,横沥医院核酸检测采样服务队医护们纷纷穿上防护服。由于带上防护罩,难以辨识身份,于是,队员互相在防护服背后写下对方的名字,在面罩之下是他们团结合作的互助精神,防护服背后写着的是他们相互协作的默契。
东莞医护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但他们的躯体不是。持续十几小时的采集核酸工作,累了怎么办?在大朗镇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工作间隙中,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仅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护工作中,还在核酸检测的工作间隙中,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核酸检测采样队伍的同事们缓解疲劳,消除过度劳累带来的酸痛。针灸、放血、拔火罐、练易筋经,他们在并肩作战的同时,也在互相关怀、照顾对方。
冬至当天,市妇幼保健院核酸采样医护们在出发的路上,湿冷的冬雨淋湿了他们的防护服,凛冽的寒风吹刮着脸庞,本就寒冷的冬季更添一分寒意,让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医务人员的工作更为艰辛。尽管如此,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岗位,互相鼓劲加油之后,走进各采集点开始自己一天的奋斗。
昨天,在石龙一个核酸检测点,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趁着没有群众过来检测的空档,也走到一起打打气,鼓鼓劲,大声喊“加油!耶!”。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面前,整个东莞城市与东莞医护同在!东莞也终将在你们的守护下迎来战胜疫情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