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4A乡村旅游点和全省十大醉美乡村——里仁正桂美丽乡村美景
1989年,G105国道建成;
1996年,京九铁路通车;
2005年,赣粤高速开通;
2009年,大广高速全线贯通……
每一次交通大提升带来的发展机遇,被誉为“江西南大门”的龙南市都牢牢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带来的交通区位优势也成为龙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赣深高铁龙南东站站前广场鸟瞰图
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通车。崭新的龙南东站,正成为龙南向南扩大开放的新窗口,加快“融湾”步伐的新起点。
近年来,龙南市把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首要发展战略,从交通、产业、旅游、机制等方面全方位“融湾”,努力打造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赣粤合作的龙头和典范,着力建成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旅游度假首选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示范地。
龙南至深圳铁海联运班列开通,龙南市对接“一带一路”、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南部陆海新通道正式形成
交通融湾,融入大湾区一小时“朋友圈”。6月30日,龙南至深圳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通,标志着龙南市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南部陆海新通道形成。赣深高铁通车后,龙南直达深圳只需一小时。近年来,为实现与大湾区的交通并轨,龙南大力实施“大交通”战略,加快通勤机场、三南快线、三南公路、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复线等项目建设,争取启动赣广高铁、龙河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开通龙南至盐田港双向直通班列……龙南正全方位打通进入大湾区的一小时“朋友圈”的交通要道。
龙南抓住中国(赣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这一重大机遇,依托龙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监管场所,积极引进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入驻
产业融湾,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龙南拥有中部地区离大湾区最近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也是龙南经开区的主战场,目前已落户企业160多家。在做大做强国家级经开区主平台的同时,龙南用好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以及在龙南成立的江西电子电路行业协会等平台,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加快推进5G智能科技园、智能装备产业园、锂电产业园,形成与大湾区新兴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高端产业协作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关西新围美景
龙南大力开展旅游公路建设,实现关西围与虔心小镇两个4A级景区半小时内通达
旅游融湾,打造大湾区旅游度假首选地。龙南市境内分布着376座各具特色的围屋,占赣南客家围屋的70%以上。拥有国家4A级景区关西新围、南武当山、虔心小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九连山;被“世界桥梁大观”载入史册的太平桥等。聚焦资源禀赋,龙南成功申办第3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围屋之变——关于中国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当代艺术展亮相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龙南近年来文化旅游精彩纷呈,得益于该市在发展旅游时注重挖掘客家文化亮点,突出打好“围屋牌”。2020年,龙南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10.5万人次,其中近70%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龙南市渡江镇岭下村供港蔬菜基地获得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双认证,是江西省距离粤港澳最近的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
农业融湾,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示范地。每天清晨,满载新鲜优质蔬菜的冷链物流货车准时驶出龙南供港澳蔬菜基地,6小时后直达香港和澳门市场,为大湾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凭借着区位交通优势,龙南瞄准大湾区市民的“菜篮子”,建设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蔬菜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和山苏特色蔬菜种植基地等“三个千亩”蔬菜基地,打造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江西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落户龙南后,“以商招商”引进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助力龙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链条不断完善
机制融湾,打造与大湾区无差别的营商环境。一直以来,龙南把大湾区视为领路人。对标湾区,龙南倾力打造“龙易办”营商品牌,让企业和群众在龙南办事“容易办、方便办,最高效、最放心”。围绕“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服务的加法、流程的减法,打造与大湾区无缝衔接、无差别的营商环境。该市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的标准,做好招商引资顶层设计,组建13个专业招商团定点联系大湾区重点城市和主攻产业,高频次、多渠道举办产业招商推介会。2020年撤县设市以来,龙南共签约项目103个,签约资金近900亿元。
乘着赣深高铁加速“融湾”,龙南,正挖掘新机遇,开启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