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5G基站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推进“通信塔”向“数字塔”转变、迎“双碳”战略部署智能换电、为全市通信网络畅通保驾护航。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东莞铁塔”)揭牌成立七周年,近日发布7周年工作回顾及总结。
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已在东莞建成运营5G基站13920个,其中利用存量资源比例超95%,七年来,为全市减少新建通信基站3628座,节约投资12.88亿元、钢材5.39万吨、土地26.96万平方米,每年节省用电2380万度,全力以赴提成效,降低碳排放,同时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助力我市产业升级。
列入我市十件民生实事,集约高效提速5G新基建
自开展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市5G基站建设,定期召开全市5G基站建设督导会议,今年更是将其列入我市十件民生实事,带头在市政府大楼建设5G基站,推动全市开放2536个公共物业。
东莞铁塔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统筹行业需求、深化共建共享,当好5G新基建的先行者,为促进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铁塔”力量。
东莞目前已建成运营5G基站13920个,其中利用存量资源比例超95%。利用存量资源即指在现有的2G、3G、4G基站机房和杆塔基础上,通过扩容升级,建设5G基站。这样做的直接影响即是提升共享率,节约资源,包括节省投资、土地、钢材、用电等,减少碳排放,同时进一步减少新建基站,最大限度节约能源、降低耗损、低碳建设。
七年来,东莞铁塔利用超高存量资源建设,为全市减少新建通信基站3628座,节约投资12.88亿元、减少钢材使用量5.39万吨、减少土地使用26.96万平方米,同时每年节省用电2380万度,卓有成效实现降低碳排放,同时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助力我市产业升级。
“通信塔”向“数字塔”转变,助建智慧城市
为跑出东莞数字化转型“加速度”,东莞铁塔发挥“规模化建设、专业化运营”的优势,坚持“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独建”模式,七年基站建设规模远超行业过去30年的总量,新建的4G、5G通信塔共享率,由2014年末的10%提升至目前的75%,资源利用效率和基站建设速度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该公司加速推进“通信塔”向“数字塔”转变,利用无处不在的资源,提供数据采集、中高点视频监控等服务,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将传统“通信塔”应用于多个领域,为全市环保、林业、公安、水利、海事等19个行业和部门提供信息化服务,进一步放大铁塔共享效益,成为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助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
关注民生,将“骑手之家”升级为“爱心驿站”
急民所需,为民办事。东莞铁塔积极发挥无处不在的“塔、房、电、维”等资源优势,在全市快速部署以智能换电网络为代表的新型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满足市民“安全、便捷”的充换电需求,解决骑手“急、难、愁、盼”问题。
东莞铁塔将换电的“骑手之家”升级为“爱心驿站”,关心关爱骑手,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创新举措。升级后的“爱心驿站”在原有仅提供换电服务的“骑手之家”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服务内容,给骑手、市民、快递小哥等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热水、取暖设施等,让更多人感受到东莞这座城市的温暖和温度。
目前,东莞铁塔已在全市15个居民区、产业园、商业中心建设铁塔智能充电桩186个,全市智能换电柜已覆盖780个点位,服务市民、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超过3万人,让每一位在东莞拼搏的建设者活力“续航”。
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国企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东莞铁塔尽显国企担当,在市工信局直接指导下,成立联合攻坚小组,密切与三家电信企业对接,通过“抓全面、盯重点、强攻坚”,48小时内开通市卫健局大楼、市人民医院、市第九人民医院等重点场所5G信号。
高峰期,东莞铁塔投入应急抢修人员298人、车辆97辆,油机47台,确保全市192个政府机关、18家大型定点治疗医院、89个大型场馆与重要交通枢纽7×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各级抗疫指挥网络万无一失,同时持续为广大市民居家通信、师生在线教育保驾护航等,受到社会各界一致认可。
砥砺七载创辉煌,勠力同心再启航。东莞铁塔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华表示,东莞铁塔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强化使命担当,继续发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的作用,持续高效统筹集约共建5G新基建,助力东莞加快数字化转型,为“品质东莞、湾区都市”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