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7日,中堂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中堂镇人民政府镇长曾庆云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
今后五年,是中堂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转型升级,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曾庆云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抢抓“三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加快中堂高质量发展,奋力将中堂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集聚的水乡生态新城。
曾庆云表示,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将紧紧围绕镇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的“一统揽三引擎五提升”发展思路,加快推动北海产业园、潢涌片和槎滘片等重点区域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全镇产业结构得到明显转变,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到2025年,全镇GDP突破230亿元,年均增长不低于8%,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同步,税收年均增长不低于10%。城镇品质进一步升级,空间布局、人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展现新面貌,2025年全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全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7%。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保持安全稳定,群众满意度、社会治安安全感等排名保持全市前列。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中堂将重点做好七大方面工作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中堂将重点推动七大方面工作:以更大力度打造重点区域,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引擎作用;以更大决心提升经济质效,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更高精度提升城市品质,全面焕发城镇新活力;以更实举措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中堂;以更强担当深化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和谐善治水平;以更暖温度保障改善民生,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更硬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关键词:三大引擎
打造三大重点区域
中堂将以北海产业园、潢涌片和槎滘片等三大产业发展引擎为抓手,加快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举全镇之力打造北海产业园。推动园区内现有10个省市重大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积极融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引入智能制造业、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将北海产业园打造成为全镇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立足“智能装备制造岛”的发展定位,高标准编制园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大力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引进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智慧环保、5G等新兴产业,力争2025年底前再引进一批投资额超6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化、高质量发展。
打造潢涌片转型升级示范区。发挥潢涌片的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加快落后产能退出,将潢涌片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高端商务业协同发展的高新引擎。推动造纸及纸制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发展质量。重点支持228亩的潢涌智造产业园建设,推动一期启动区2023年建成投产,积极打造成为中堂乃至东莞的“镇村工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同时,加快潢涌片其他区域通过“工改工”等模式进行城市更新改造。
充分释放槎滘片发展潜力。以槎滘产业园和TOD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推动槎滘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将槎滘片打造成为集TOD经济、优质产业和高端商住功能于一体的优质引擎。大力推动“天安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力促一期首发区2022年建成投产,加快2、3号地块建设,同步加快进园大道、中洪路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开发占地6710亩的TOD经济开发区,以穗深城际中堂站综合体为中心,改善周边居住环境,推动东糖集团、鸿业纸厂等地块进行城市更新改造,促进TOD经济开发区加快打造为优质商住圈。
关键词:特色发展
新增20个省市重大建设项目
中堂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堂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牢牢稳住产业链,深化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造纸和纸制品等产业中加强5G、自动化、AR、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应用。促进热电联产二期、制糖厂整体搬迁等17个在建重大项目早日达产显效。重点依托三大产业发展引擎,再招引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力争到2025年全镇累计新增20个省市重大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快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先进制造业聚集的产业强镇。
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措施,增强发展后劲。深化“倍增计划”实施成效,持续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最大力度激活存量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潜能。力争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承接广州、深圳等优质外溢资源,促进产业强链、补链、拓链。积极引进一批适应产业发展的优质人才。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争取“十四五”期间全镇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2025年全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00家,R&D占GDP比例提升到3.2%。
激发镇村集体经济潜力。加强镇属企业资产监管,全面盘活镇属土地物业等资产,推进南天玻璃厂地块实施“工改工”,日之泉地块加快开发。积极统筹盘活镇村闲置土地和低效产业空间,鼓励村(社区)以“工改工”为主要方式进行城市更新,积极发展高端工业园区等产业载体。推动一批高质量项目建设,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共建共享。加大对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金融投入,力争到2025年全镇本外币存贷款总额规模达到400亿元,年均保持6%~8%的增速,占GDP比重提升到6%。
关键词:品质提升
打造有颜值内涵高品质城镇
中堂将从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有颜值、有内涵的高品质城镇。
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更加突出规划引领,高质量完成全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高标准推进城市品质提升。
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打造垃圾分类“1+1”示范片区及6个示范小区,到2025年,全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深入实施“三线”整治,深化“行走中堂”“洁净城市”的工作成效,巩固“厕所革命”成果,深入实施路长制、巷长制、所(站)长制。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成热电联产项目一、二期出线配套工程建设,加快110千伏建晖(开关站)、110千伏鹤田变电站建设及投产。持续推进“千箱美化”“万池修整”等市政工程建设。继续推进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林荫大道等建设,将全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
深入实施品质交通工程。再提升改造一批农村公路;完成下马四路、旧中麻路升级改造,以及穗深城际中堂站配套项目建设;推进中洪路、新槎大桥等道路和桥梁建设。加快完成G107、S120等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推动静态停车系统建设并接入市智慧交通运行中心。
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建设。加快推进25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重点完成一批高质量“工改工”项目建设。实施差异化收储模式,力争2023年全镇收储整备土地超过450亩。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域项目化”管理。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每年选取10个重点项目加强建设。深入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四十百千”等专项行动,每年完成10件以上环境提升“微实事”。力争到2022年20个村(社区)全面完成美丽宜居村创建工作,到2025年不少于9个村(社区)建设成为市特色精品村或水乡特色示范村庄。
关键词:改善环境
全面擦亮中堂生态底色
中堂将巩固和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擦亮中堂生态底色。
持续深化水生态环境治理。坚持“保好水”和“治差水”两手抓,大力落实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工程,力促水质保持稳定达标;开展污染河涌及微小水体综合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推动全镇水环境基本消除黑臭。加快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镇村排水防涝能力。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管养,力争到2025年全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7%。加快老旧管网改造。全力推动北海仔河创建成为国家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完成东江北干流中堂段岸线整治。力争2023年底前完成27.8公里外江堤防建设、2025年底前完成45.3公里碧道建设。
全面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推进工业燃煤锅炉淘汰或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削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强化VOCs源头控制和重点行业深度治理,进一步削减VOCs排放总量。确保到2025年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平均浓度下降到48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市核定标准,全镇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面加强净土固废协同防控。规范对危废重点监控企业、年产工业固废1000吨以上企业的监管,力争实现危废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加快完成建晖纸业、金洲纸业固废集中焚烧炉建设。复耕一批撂荒农地、整治一批堆填土农地、引导一批退还耕地,推进一片不小于1平方公里的连片优质耕地建设。力争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控新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快造纸基地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全面完成热电联产项目、全镇自备电厂“煤改气”任务,有序引退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力争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6%,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关键词:社会治理
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中堂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严密防范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中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持之以恒守护社会安全。充分发挥应急指挥中心作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实现全镇每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10%,到2025年全镇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和规上企业的安全生产达标率到达100%。持续开展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专项行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完成下马四消防站建设,实现消防救援站全镇100%覆盖;提高全镇主干道、村(社区)消火栓覆盖率,完善消防救援站车辆和消防员配置。
不断提升综合治理效能。完善“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建设,推进柔性执法和暖心服务。延伸拓展“来莞乡贤”工作成效,鼓励专业人士设立个人调解室,争取到2025年村(社区)、工业园区等区域调解工作室覆盖率达100%,信访限时内办理比例达99%,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达97%。
加快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加快“智网工程”三期项目运行使用,建立网格作业内容动态调整机制,打造具有中堂特色的网络数据应用管理模式。加强数字城管系统与市部门数据对接,推进资源共享,促进“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推广“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项目,促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远程调解等服务智能化。拓展“互联网+市场监管”应用,提升“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效果,加强对农贸市场、冷库等管理。
关键词:民生福祉
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中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从实实在在的变化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不折不扣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普惠性民生保障。足额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津贴等社会保障资金发放。继续为户籍人口购买重大疾病商业保险。提升居家养老、长者“大配餐”、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等服务水平,确保全镇养老机构2025年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深化“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实施效果,构建“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的响应型、服务型政府。
保障群众充分就业。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经办业务全部进驻镇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实现“一窗通办”。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莞邑启航·逐梦湾区”就业创业计划,保障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十四五”期间,力争全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持续推进基本社会保险全覆盖,确保全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率保持90%以上。
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攻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五育”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完成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任务,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占比95%以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双减”和“六项管理”工作要求,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扩大暑托班服务范围。实施教师阶梯成长计划,培育一批教育领军人才、卓越教师,推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发展格局。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品牌学校培育,打造更多“品质课堂”,进一步擦亮“学在中堂”教育品牌。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中堂医院改扩建,力争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医院病床数达到400张。加快社卫机构提质改造,力争新社卫中心2023年全面投入使用;提升中堂社卫中心建设水平,争取2022年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机构创建推荐标准。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品质医疗”服务,2025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0%。
促进文化持续繁荣。力争2023年创建成为“全国文明镇”。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创建成效。实施新一轮文体振兴计划,促进篮球、龙舟、曲艺事业取得更大进步。高标准完成中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新建镇游泳馆。
关键词:政务服务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中堂将坚持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聚力建设诚信政府。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严格落实政务公开、限期办结等制度,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依法依规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过程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提高政府诚信施政、诚信作为和诚信执法水平。
全力建设高效政府。坚持以服务为核心,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群众关切问题有效解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建设成效,为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大力整治影响机关效能的突出问题,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大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完善和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村(社区)法律顾问运作机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着力建设廉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加强廉政教育,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各种腐败行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