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儿童医院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战斗作用,打造以“温暖救护”为底色的儿童医院
i东莞 2021-12-07 21:07:48

如果把治疗小儿外科疾病比作战场,那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党支部就是这个战场上的战斗堡垒。在市儿童医院,有这样一支由小儿骨科、小儿普外科、小儿泌尿外科等临床科室的党员组成的年轻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战斗作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为群众办实事,赢得群众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而小儿外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正是儿童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打造“暖心”医院的缩影。践行“温暖救护、简约诊疗”的办院理念,市儿童医院形成了一片温馨舒适的医院环境和浓浓的人文情怀,走出了一大批像小儿外科党员队伍这样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医务工作者,成为守护儿童健康的坚强堡垒,做值得群众依靠的“身边人”。

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战斗作用,发起治疗马蹄足公益项目

如果把治疗马蹄足疾病比作战场,那么市第八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党支部就是这个战场上的战斗堡垒。战胜马蹄足疾病、让孩子健康成长是许多马蹄足患者家庭的心愿,也是该党支部的目标和担当。

来自小儿骨科的陈嘉辉医生是党支部成员,也是市儿童医院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减免治疗费用公益活动的发起人。他介绍,免费治疗马蹄足公益项目的发起缘于数年前的一个双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病例。

“有一次在门诊看了一个孩子,六岁,从河源来的,双脚内翻,无法走路。和孩子爸妈交谈后得知,孩子出生后就这样子。因为家里穷,小时候没钱上大医院医治,又舍不得遗弃,就用土方法治疗,但是没有效果。六岁了,眼看就要上小学了,但孩子内向自卑,害怕被同学嘲笑,不愿上学。双脚内翻,如果还没有文化知识,想想都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人生。”

经过这件事后,他所在的小儿外科党支部向医院申请开展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减免治疗费用的公益活动。“医院领导很赞赏我们的行动,同意了我们的申请。其实减免费用是其次的,作为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马蹄足这个病和治疗方法才是重点。”陈嘉辉说。

直至现在,这项公益项目已经开展了5个年头,在这5年里,是一群平均年龄31岁的青年党员医务工作者在这场征途中奔走战斗。

为了保证一名严重马蹄内翻足患儿小贞贞治疗效果,在小孩看护人用车紧张、无法每周送孩子到医院治疗的情况下,这支队伍坚持每周利用休息时间,亲自上门为孩子打石膏治疗,直至孩子双脚完全恢复健康,可以正常走路。

由于医院的公益项目只是免除了石膏矫形治疗费用,后面的小手术及矫形鞋还是自费的。对于一些无力承担后续治疗费用的特别困难的家庭,这支队伍四处奔走,积极联系社会力量帮助这些家庭减轻治疗费用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推广会上,就在香港梁锦棠咏春同学会名誉会长霍济康先生的寿宴上,霍济康先生把寿宴的三万元礼金全部捐献给了这项马蹄足公益活动,用于治疗困难家庭的马蹄足患儿。后来又以香港“康仪荟社”名义,每年为每一位困难家庭捐助6000元,资助这些马蹄足孩子完成后续治疗。从2017年初至今,已经资助了20多位困难家庭的马蹄足孩子,共计15万元。

患儿母亲大赞“身边的好医生”

是不是群众的坚强堡垒,他们的评判与口碑,胜过工作台账千言万语。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但我们还是要相信好人很多。希望孩子有缺陷的家庭,能幸运如我一般,遇见一位好医生。”这是一名马蹄足患儿家长陈女士(化名)写给陈嘉辉医生的《我身边的好医生》文章中的心里话。

陈女士是一名马蹄足患儿的“新手”母亲,孩子出生时双足内翻畸形,被医生诊断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她曾上网查询有关医治马蹄足的资料,有中医方法,也有手术治疗的方法,有治疗后导致终身残疾的悲剧故事,也有各种保证治好的医疗机构商业广告。五花八门的信息,加上婆婆对孩子缺陷的不理解,“家丑不可外扬,回家绑绑绳子或许就能好”,陈女士像落在了孤岛上,一度感到绝望。

后来,得知东莞市儿童医院能治疗这种疾病,而且有公益支持,于是,在丈夫的劝说下,陈女士带着孩子前往医院。

令陈女士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治疗,终于为孩子的一双病足和整个家庭找到了希望。在她看来,在帮助孩子治疗马蹄足、渡过难关的日子里,处处都是医院小儿外科党支部和陈嘉辉医生为患者办实事、做好事的细节。

当她初次来到医院,对马蹄足免费治疗抱有质疑时,陈嘉辉耐心讲解马蹄足疾病原理和治疗方案,介绍医院的公益项目,逐步解除陈女士一家的疑惑;怕作为新手妈妈的她失去信心,主动加微信,经常分享其他孩子的治疗故事,安抚他们焦虑的心,为他们鼓劲。

“每周更换一次石膏,陈医生都很认真,会安抚孩子的哭闹不安,和我们说其他孩子治疗的故事,每一句都说在我的心坎上。”陈女士说。

面对群众的点赞认可,这支党员队伍经常说的是:孩子的康复是小儿外科党支部成员的共同愿望。

对不少孩子来说,这支年轻的党员队伍就像亲人一样关心他们的冷暖。去年,企石一初中生小彬(化名)沉迷手机游戏,被母亲责骂,并没收了手机后,孩子一气之下从出租房的4楼跳下,送至市儿童医院时已生命垂危。经过治疗,虽然病情逐渐好转,但由于脊髓损伤严重,仍遗留小便失禁和左下肢无力等后遗症。

于是,后续护理期间,小儿外科党支部党员上门给孩子复诊,指导孩子的护理和康复锻炼,更有细心的党员怕孩子营养不良,还特地买了鸡蛋、牛奶和很多护理用品;看着他们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家,这支党员队伍纷纷捐出善款,天气转凉后,又惦记孩子,并带上充气防压疮床垫和各种护理用品探望。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一年的努力,孩子终于能不借助拐杖独自行走了。“感谢他们的帮助,才让孩子重获新生。孩子现在不玩手机,自学课文,希望有一天能重新走进校园。”小彬家长说。

除了马蹄足公益活动和小彬的案例,类似的实事还有很多。比如,在“六一”儿童节和中秋节等节假日给孩子送礼物,教他们写字画画,在手术和吃药之外,为孩子送上一味“关爱”的良药;联合石龙志愿者协会走进居民小区,为小区群众健康体检和义诊;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防范知识,支部走进校园开展宣讲团,走进石龙的龙联学校和东城的东华初级中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我们小儿外科党支部的党员由儿童医院各个小儿外科医生组成,经常接触意外伤害的孩子,希望能给孩子传递更多的意外伤害防范知识。”陈嘉辉说。

一家以“温暖救护”为底色的儿童医院

其实,这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减免治疗费用公益活动一次又一次取得成效和进步,这支队伍在守护儿童健康一路上的持之以恒,动力源自于这家人人都说“暖”的市儿童医院。

暖,在于不放弃每一个患儿,设身处地,通过“0押金”住院等方式减轻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在小彬抢救期间,家长怕孩子救不回来,同时无法承担治疗费用,一度想放弃治疗。好在,医护人员一句“不要担心钱的事”让家长的心定下来了,经过积极治疗后,孩子渡过了生命危险,逐渐康复。出院时,家长激动地对医生说:“感谢你们的尽力救治,保住了孩子的生命,欠下的住院费我们一定会慢慢还上的。”

从2018年起,市儿童医院实施所有住院患者不收取住院押金。“0押金”住院实施3年多以来,医院和患者之间的信任不断增加,而医院的欠费并没有比往常增多。“这两三年来,我们从紧急抢救不用先交钱,慢慢推广到所有门诊、手术、治疗都不用先交钱,我们的医护人员都会刻意回避押金的问题。用心换心,真正来治疗的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会不去交钱。”东莞市儿童医院院长钟柏茂说。

暖,也在于从点滴细节中做好医疗服务。今年6月,全省首家医院绘本馆——东莞市儿童医院绘本馆正式开馆,借助绘本的治愈功能,让孩子们有更好的阅读体验,鼓励、帮助孩子们战胜内心的恐惧,勇敢地接受治疗,从而营造更暖心、舒心的就医氛围。

除了绘本馆,走进医院,有多个儿童活动区供候诊和住院儿童在安全条件下边玩耍边看病;有根据儿童生理特点设计的儿童床、洗漱台及楼梯扶手;有专门为家长配置的母婴室、晾衣区,努力为患儿和家属提供全方位的暖心服务。

当然,除了温馨的就诊环境,群众最看重的还是医院的技术内涵。据介绍,医院设有较齐全的各儿童专科及成人专科,拥有省级(高校)重点、特色专科(实验室)4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实验室)8个,其中骨科是广东省特色专科,儿科、骨科是广东医科大学重点学科,新生儿科、儿童重症医学科、中医骨伤科、儿科、小儿外科、检验科、小儿神经内科、小儿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是东莞市临床重点专科,ICU是东莞市临床特色专科。新生儿重症救治、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处于省内前列。

“这是全国最美的儿童医院,不仅环境好,而且有技术内涵。”11月3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庆锋在市儿童医院开展调研工作时说。

正是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温暖救护、简约诊疗”的办院理念和践行下,市儿童医院形成了一片温馨舒适的医院环境和浓浓的人文情怀,走出了一大批像小儿外科党员队伍这样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医务工作者,成为守护儿童健康的坚强堡垒,做值得群众依靠的“身边人”。

文字:见习记者 周倩彤 图片:受访医院、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