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东莞市虎门镇中小学足球秋季联赛”在东莞市虎门威远小学展开。绿茵场上朝气蓬勃的少年,用速度、毅力与汗水为他们的青春写下了精彩的一笔,也为虎门校园体育特色再添枝叶。
近几年来,东莞市虎门镇的中小学创新办学理念,践行足球精神,全镇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实现了校校有足球,年年有赛事,足球课程在全镇中小学全面开花;还在全市中小学首创低龄段校园足球嘉年华,以赛带练、以赛促教,培育了大批足球人才,为山东鲁能足球学校、广州恒大足球学校等输送优秀球员。在师资上,涌现出了大批名优体育校长、教师,带领7所学校上榜全省乃至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等,助推学校探索出了体教融合之路。
校园足球在虎门中小学全面开花
早上7点半,东莞市虎门镇威远小学足球场,几名着足球服的少年已在奔跑中,“嗖”的一声进球后,球场便会响起一阵欢呼。专注训练的他们并没有因为有人围观而受到影响。该校女子足球队冯锦颖告诉记者,学校有3个足球场,只要不下雨,70多名各梯队校队队员每天都会来训练。据悉,该校一直重视校园足球梯队建设,现有校级高低学段男女足球训练梯队各1支,各运动队都建立了齐全的运动员档案,制定了训练计划。此外,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人人都参与,班班有球队,年年搞比赛,已经成为我校的长效机制。”该校校长钟世亮说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虎门镇教育管理中心的引领下,每个学校都有足球队。虎门教育管理中心班子成员吴晓江介绍,多年来,虎门镇对体育教育高度重视,按照“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树品牌”的思路做好创建特色学校的顶层设计,无论是从方向引领,还是从财政投入,都给予体育教育大力的支持,如向获得足球全国特色学校中小学奖励20万元,激励中小学发展足球,形成以普及为主,全面开花的校园足球发展格局。包括虎门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白沙小学、太平小学、怀德小学、北栅小学、虎门外语学校等在内的39公民办学校均已开设了足球课程,且每个学校都成立了校园足球队。
同时,虎门每学期举行一次校园足球联赛,全镇足球联赛的参赛的队伍则是逐年壮大:2015年参赛学校4所,男、女足球队共4支球队,而发展到2021年,仅全镇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参赛学校就增至18所男女队26支,2021年虎门镇足球嘉年华13支参赛队伍的人数更是超过1000人。
虎门镇教育管理中心体育教研员彭瑞光说:“据不完全统计,虎门镇小学生周末参加足球训练的人数近千人。”直观数据的背后是校园足球已覆盖了虎门镇各中小学。
名师引领课题研究
好的课程、好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参考依据之一;而优质的师资则能为培育高质量足球人才保驾护航。
师资方面,虎门各校多管齐下,采取内部培育、外部引进以及第三方机构合作等多途径来增强学校体育师资。例如,包括虎门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东方教育集团等在内的多所学校,每年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体育教师足球教学能力,通过内部培育,体育教师队伍在不断壮大,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大批名优教师,取得不少优异成绩,包括“东莞市聂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方教育集团红旗小学校长聂武、获“东莞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优秀校长”称号的威远小学校长钟世亮,以及“东莞市体育教学能手”叶辉青等。白沙小学则聘用全国有名的虎门星动足球俱乐部教练;威远小学则是对外招聘与内部培育结合等,保障和满足了校园足球发展对优质教师的需求。作为“东莞市优秀教师”“东莞市百千万名教师”“东莞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虎门镇体育教研员彭瑞光认为,首先要有好的教师才能育好的人才,才能为虎门体育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另一方面,虎门教办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与东莞市各校足球研讨会,开发足球特色课程,编写校本足球教材,获得了良好效果——虎门镇校园足球课程几乎校校有特色。如虎门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足球作为学校特色课程,以年级为单位制定足球教学内容,在充分落实“双减”的基础上,借助每天下午素质托管时间开展足球课程,为喜爱运动、喜爱足球的学生增强体质、提升运动技能提供平台,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威远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该校体艺科组创编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足球操,每天大课间时间练习,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怀德小学则是将训练和竞赛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再如虎门外语学校,因地制宜,根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年级为单位,制定不同内容不同难度强度的练习目标和教学手段,比如小学低龄段以颠、踢等基础技术为主要训练内容,高龄段则添加了防守、进攻等难度系数较大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等,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了专业保障。
以赛带练,以赛促教 探索体教融合之路
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是否会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威远小学校长钟世亮坦言,起初,家长并不太支持,会担心孩子学习成绩落下,担心孩子冬天晨练会感冒等等,“学校深知单纯地开展足球还不够,所以进行了体育与教育融合改革的探索。”
刚上任校长,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的钟世亮就“动刀”课间操内容,开展足球大课间,通过队列操、足球操和长跑等内容增加运动量,面对家长的质疑,他认为,改变关键在理念,化解之道在坚持。几周后,学生身体发生了变化,睡得好了,吃得多了,身体棒了,去医院少了,家长也开始转变态度了。但这还只是开始,钟世亮深知,要想足球特色发展,必须要深度整合资源,实现体教融合之路。
2016年,由多学科老师共同研发的“足球特色”在威远小学落地,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天一节大课间;同时,足球绘画、足球摄影,以及语文学科等都融合到了足球课程中,比如写训练日记、比赛日记,培养小小的足球裁判员、评论员等,把整个足球所衍生出来的学科通过项目进行了整合,放到我们的教学中去推广并再次挖掘。而这一探索不仅保证了充足的锻炼时间,还实现了因材施教,科学促进体育和学业之间的有效融合,“通过体教融合,家长对校园足球的支持度也快速提升,这是让我们很欣慰的一点。”钟世亮说道。
除了课程融合,竞赛体系也要实现体教融合,这对学校说,也是新命题。在威远小学,每个班有男足女足两支球队,每个年级也会有两支代表队,形成梯队训练和比赛,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班级赛、年级赛,甚至家长趣味足球赛,这种以赛带练的方式,赋予了校园足球持久生命力,助力学校成为了东莞乃至全省知名的体育特色小学,2020年,该校更是被评为广东省综合排名第一的全国足球特色校。
事实上,开展体教融合的学校并非只有威远小学。近几年来,在虎门镇教育管理中心的引领下,虎门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形成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态势。虎门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白沙小学、新东方教育集团、白沙小学、怀德小学、虎门外语学校、虎门红星学校、虎门五中等中小学的也积极开展体教融合探索。
校园足球人才辈出
校园足球发展如火如荼,虎门各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在“你追我赶”中旗鼓相当,培养了大批的足球人才。
一方面,虎门每年大赛的冠亚季军由谁摘的悬念也是越来越大:从最初由虎门白沙小学、虎门威远小学轮流坐庄冠亚军,慢慢发展到男女冠军都由不同学校揽获;而进4强的学校更是每年都有新面孔。另一方面,足球人才也源源不断地培养并输出,为上一级专业足球学校输送了大批人才。
“从未想过能到松山湖试验中学读书,但足球让我实现了它,非常感谢学校开展足球项目,没有校园足球,就没有现在的我。”从虎门威远小学被选拔进松山湖实验中学的黄崇富告诉记者,他是通过特长生招生进入松山湖实验中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入学校足球队,踢过包括学校、镇级、市级以及省级在内的多个足球赛,“得益于学校的足球课程,以及系统的训练和竞赛机制,我一级一级地踢出了相对自己而言的小成绩,最好的成绩是踢过广东省锦标赛并获得名次,非常感谢我的母校。”
黄崇富并非虎门唯一一个通过足球特长被选拔出去的学生。彭瑞光介绍,多年来,包括威远小学、白沙小学、怀德小学等学校为山东鲁能足球学校、广州恒大足球学校、广州富力俱乐部,松山湖实验中学、寮步中学、虎门五中等共输入超100人,其中向山东鲁能足球学校输送的学生就有5人,广州恒大足球学校1人,广州富力俱乐部2人。
酒香不怕巷子深。虎门校园足球在积淀了多年后开始散发出其魅力,多所学校的足球队踢出了虎门,踢到了市赛,站到了省赛的颁奖台;目前,该镇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到了7所,为虎门镇教育发展再增一张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