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孕育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阮啸仙、刘尔崧、黄居仁“东江三杰”;也是东江纵队的革命根据地、粤赣湘边纵队的活跃地区、广东最早的解放区。
近年来,河源通过挖掘红色文化,丰富红色内涵,吸引广大党员、游客到和平县“九连小延安”追寻“延安”精神,到东源县阮啸仙故居追忆“初心使命”,到紫金县苏区镇铭记“血色记忆”……一次次地瞻仰和聆听,令河源的红色阵地愈发响亮。
广袤河源大地,遍布红色记忆。目前,全市革命遗址总数为679处。和平县、龙川县、连平县、紫金县被纳入重点老区、苏区。如今,赣深高铁开通在即,这无疑为进一步擦亮河源红色名片提供了重要机遇。
孕育革命“东江三杰”
河源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年代,周恩来、彭湃、徐向前、古柏、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河源领导过革命斗争。
阮啸仙、刘尔崧、黄居仁,是河源孕育出来的革命风云人物。他们以不畏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影响了河源、广东乃至中国革命的进程,并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史上“东江三杰”。
东江岸上的历史烽烟早已散尽,岁月的河流依旧在村旁潺潺流淌。行至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村口三四百米,便能看到巍巍青山下,一座客家民居静静伫立,这就是阮啸仙故居。这座普通的客家小山村,假日里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享誉名气和荣誉,是源于124年前这里诞生了中国审计事业的奠基人——阮啸仙。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工人运动先驱、青年运动领袖、广东农民运动的著名领导者、中共审计第一人。他曾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人一起参与临时中央政府的领导工作,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1935年2月,阮啸仙领导的赣南省委机关部队被敌军围困,3月6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
1919年,刘尔崧带着马克思著作和《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从广州回到紫金县城,向青年学生讲述北平与广州的爱国运动,并创办了《救国周刊》《紫金山小报》,大力宣传“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探讨救国之路。先进的思想如雷贯耳,唤醒了民众,也让河源成为全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
与阮啸仙、刘尔崧共同参加革命的,还有龙川的黄居仁。1921年春,17岁的黄居仁到佛山一同乡开设的染织厂当学徒。后经厂方举荐,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在甲工,黄居仁认识了阮啸仙、刘尔崧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黄居仁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开启革命事业。
历史的烽烟早已散尽,“东江三杰”为中国革命矢志奋斗的故事一直为河源人民所铭记。2011年,“东江三杰”故居成为全省首批广东省青少年党史团情教育基地。
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
河源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更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翻开河源革命史,可以发现红色旗帜一直在河源大地上高高飘扬:河源是最早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地区之一,是最早开展农民运动、最早组织农民暴动和建立农民武装的地区之一,是最早建立县级革命政权、创建苏维埃政权的地方之一,是最早建立革命根据地和组建能机动作战的正规武装的地方之一。
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连平、和平和紫金等地,共产党人就开始进行革命宣传、传播马列主义,成立各种农会、工会组织,发动组织工人示威游行、罢工罢市,指导农会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是一支活跃在东江、韩江、粤北和港九地区的武装队伍,在抗日斗争中,英勇对敌,成为华南战场一支坚强的武装部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河源地区的党组织和革命力量及时进行整顿、健全、充实。1945年10月,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挺进九连山,开辟九连山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九连地区武装力量,建立了威震敌胆的粤赣湘边纵队,取得了“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先后解放了龙川、和平、连平、紫金、河源等地,为广东的解放和支援华东战场、推进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稳定社会秩序,胜利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史从来不会成为云烟,人民也从未忘记。2011年4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批复,认定龙川县为“中央苏区县”。龙川由此成为广东省继大埔县、南雄县(今南雄市)、饶平县之后第四个“中央苏区县”。
红色故事越讲越响亮
百年来,河源经受了历史风雨的洗礼,在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上,处处都是革命先辈们奋斗过的足迹,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革命旧址和历史文物。据不完全统计,河源共有革命旧址近700处,其中已认定为各级红色革命文物的有100多处。
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把开启解读河源红色精神密码的大门。今年3月1日起,《河源市革命旧址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河源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为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宣传利用和相关执法行为提供重要的法规依据。
同时,河源还借助新的传播媒介,创新讲述革命先辈们的红色故事。如今年在闻啸轩学堂和阮啸仙故居,就开展了一次特别的“虚实主播同框讲述阮啸仙同志的革命事迹”活动。同时,把历史故事搬上舞台,走进观众的心里。今年7月13日晚,《血田英魂》首演,戏剧带领观众回顾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深刻的红色主题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源以此为契机,不断将红色故事影视化,继续打造红色旅游圣地,在通过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打造文艺精品,解读河源红色精神,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继续讲好新时代的河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