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Z时代人群消费力?虚拟人比明星偶像好用么?
11月18日上午,在第十二届漫博会开幕式之后,主办方特别设置了“新时代新动画”2021中国国际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论坛。多位国内外影视动画行业的知名专家和嘉宾同台论道,大谈Z世代、虚拟人等“潮”话题。
本论坛由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组委会主办,是第十二届漫博会主要论坛之一。旨在探讨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为我国影视动画发展探索新路径、新方向。
如何抓住Z世代?重要的是把IP内容泛娱乐化
咏声动漫副总裁、国际授权业协会大中华区顾问委员陈晓在《影视动漫IP如何融入Z时代新消费场景》专题演讲时指出,1995—2009年出生的人群,如今这一人口规模总数已经达到了2.64亿,它的占比是全国总人口数的19%,他们大部分生于21世纪,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这个人群现在有个潮流的叫法为“Z世代”。
陈晓提到,Z世代的消费占比已经成为当下的消费主力,截至2020年,Z世代群体消费力占整体消费力的40%。陈晓详细讲述了Z世代的关键词,一是富足,二是感性,三是颜值,四是爱国,五是独立,六是懒宅,七是养宠,八是养生,最后是意义。
“他们喜欢在圈层中寻找一些志同道合之人,这是Z世代最明显的社交特征。他们有三大消费动机,分别是社交、人设、悦己,他们想通过消费融入一些社交圈子、兴趣圈子,加强自我认知以及加深大家共同的兴趣喜好。”陈晓表示。
“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素质的变化,他们更关注体验,也懂得挖掘美好的东西、价值、服务,他们的特点是独立,他们喜爱情感带入极强的产品。这就给了影视IP很大的机会。”陈晓表示。同样品质的产品,年轻人会选择一个带有IP或者这个IP能够代表自己性格或者当时心态的品类。
陈晓还讲到,碎片化时代,动漫IP想要抓住Z世代目光和消费,需要借助Z世代喜欢的内容平台以及形式去打造自身的IP。通过短视频平台建立自己IP的内容自媒体矩阵,用表情包等社交形式活化IP形象,把IP内容泛娱乐化,形成主动传播。
明星偶像会“翻车”,不防试试虚拟人
“什么是虚拟人?一定不是一个真人,而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物,通过3D扫描、通过传统建模做出虚拟的形象,可以有卡通形象,有美型、超写实的。这种虚拟人可以深入各行各业,成为品牌营销、客服、直播带货的应用。”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深圳)有限公司数字虚拟人事业部总经理何子力在《数字虚拟人为数字经济赋能》演讲中表示。
“很多企业品牌会聘请一些明星代言人,大家也发现这些明星代言人会‘翻车’,造成企业和品牌很大的损失。但是这种虚拟IP或者虚拟代言人对它的版权完全百分之百拥有,所有行为、所有发言是完全被控制的,它们可以满足企业和品牌所有的要求。应用场景也是多元化的,无论唱歌、跳舞、直播带货都可以。集多元才艺于一身,灵活度远远超过真人,性价比远远超过真人。”何子力表示。
何子力现场分享了和腾讯做的AI艾灵、锦绣中华的虚拟脱口秀主持人和交通银行的全人工智能客服等成果。他认为,虚拟人的形象还可以不断升级、不断进化,这就是明星偶像的真人品牌代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