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作品选登

市民在南城元美公园赏花,享受美好的假日休闲时光
嫁了个外地男人
作者:祁玉仪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你依然热爱她。”这句话用在我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因为我嫁了个外地人,还生了三个小孩。每次,聊起这些,我周边的人,都会惊掉下巴。
“有没有搞错,你还是东莞人吗?”
“这么辛苦,图什么呀!”
从惊奇、诧异,到质疑、反问,再到确认、又确认。每次,我都讪讪一笑。生活,是活给自己看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我觉得幸福就成。
一
我跟老公认识,纯属偶然。
十年前,我是一家银行的实习生,他是一家民企的策划。那天,他带着父母去办卡,我接待。双方都是过客,办完手续,他们道声谢就离开了。但很快,我发现漏签了一个名字,立即打电话过去,他非常生气,说,“都快6点了,你知道现在有多堵车吗?”最终,在我的诚挚歉意下,他们返回,补签。到这里,整件事情结束。正常来说,我们几乎不会再有交集。
不可思议的是,当晚11点多,他突然给我发来信息,说不该那么冲动,请原谅。我礼貌性地回复:不会计较。随后,他向我要QQ号,我心想,这是个什么恶人,看看也好。就发了过去。就这样,两人加上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晚上,是公公训了他,他才给我发的信息。这也算缘份了。
二
得知我跟一个外地人在谈恋爱,我的父母,家族,立即反对。我妈说,要是你跟他结婚,她就去跳东江!
在父辈们看来,找一个外地人,还是个打工仔,丢了他们的颜面。
他们逐个找我谈心,还把我的同学、朋友,拉过来,轮流给我做工作,但我不为所动。
记得好几次,老公约我出去玩,我妈就跟着,我上公交,她也上,我坐出租车,她也坐,寸步不离。有一次,我辗转几趟公交,始终“甩不掉她”。最后,心一横,去了图书馆。她呢,坐在旁边,也不说话,就那样看着我。可怜,又可气。
好在老公一直默不作声,不离不弃。除每天按时接送我上、下班,还经常帮我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很暖心。
有一次,他开车送我回家,被我爸妈逮着。一下车,我爸扇了我一耳光,我妈则站在车旁一个劲的骂,足足骂了有30分钟。第二天,我问他,有没有生气,他说,这很正常嘛,哪个爸妈不疼闺女呢?
就这样,拉拉扯扯三年多后,父母最终妥协。迎亲当天,我妈躲在房间里,硬是没出来。但第二天摆酒,她拉着婆婆的手,哭得一塌糊涂。
三
婚后,问题接踵而来。
首先是住房。我的娘家,三层小楼,空间大,随意活动。现在呢,房子只有80平米,一家四口,挤在一起。客厅跟餐厅连着,时间久了,墙壁上都是油,粘手。
其次是语言。他们是湖北人,三个都讲方言,只有我一个,眼巴巴地看着。内心孤独,无处诉说。后来,老公再跟他们聊天时,就全部用普通话了。
再次是饮食。湖北人喜辣,无辣不欢。婆婆做菜也是爆炒为主。我呢,从小吃蒸菜习惯了,一到吃饭,我就犯愁。在历经数次协商后,婆婆干脆做几种菜,他们吃的,我跟老公吃的。有了孩子后,孩子们再来一种。
还有就是生活习惯。他们经常拌嘴,有时是公婆吵,有时是老公跟他们两个吵,湖北人的牛劲,我算是见识了。半小时一小时,都不带停的。声音还大,整层楼都听得到。吵完,该做饭做饭,该收拾收拾。一阵风就过了。
此外,他们还有很多农村人的特质。比如“土”,一件衣服都起毛了,照样穿。比如省,能走路的,坚决不用车。有几次,公公走三公里路,就为买两斤菜心,说,那边市场大一些,菜便宜一些。
四
就这样,在矛盾与不安中,在困惑与欣慰中,我先后生下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天眷顾我。
老公呢,虽说没有太多闪光点,但做人做事,诚恳、勤快、踏实、乐观。他赚钱能力一般,但从不自艾自怨,也从不向外诉苦。每月发了工资,都主动上交给我。
我跟他说,咱们俩人,自己的财务自己打理,但他还是乐此不疲。
现如今,我们已从80平米的小房,换到130平米的大房,最小的孩子,也已经2岁了。老公在外地工作,每周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家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有时候跟同学聚会,他们除了惊叹我的选择外,更关注的是,你第一胎是儿子,第二胎是女儿,够了呀,何必再折腾呢?我总是答,现在不是提倡三胎吗?我们提前响应国家号召。事实是,我生三胎,是认准这个人,这个家。
五
如今,我已结婚七年。光阴似箭,它带走了我的青春,带不走的,是我的初心。回首过去,有惊喜、有痛苦、有迷茫,但更多的,是平静、快乐和希冀。
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里说,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的。你能痛苦,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想想,我就是这样。
我的家庭,跟大多数东莞家庭一样,默默地,静静地,每天按部就班,不闻其它,真实的活着。
我的家庭,跟大多数东莞家庭又不一样,常有拌嘴,时有打闹,但大家坦诚相待,每天向着新的希望,开心的活着。
再往远看开去,在东莞,还有很多像我一样外嫁的女孩,她们或定居在此,或随男方而去。但只要保持平常心,快乐就在身边。
莫泊桑曾说:生活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们不求富大贵,只要平安健康,不求惊艳时光,但求岁月安好。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
“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
征稿启事
本次征文投稿对象为在莞工作或生活的市民,每个作者只限一篇作品投稿;来稿要求围绕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以“同一座城、同一个家”为主题,或以小见大,或直抒胸臆,生动讲述“东莞是我家”的动人故事,体现时代精神和先进典范,也可讲述自己或亲友在东莞的成长进步、家庭和谐幸福及面貌巨变。
来稿须为原创作品,体裁含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投稿作品3000字以内,单首诗歌不超过50行、组诗限100行内。征稿日期从即日起至今年11月30日。征稿只收电子版稿件,投稿者请用word文档形式,将作品投送到收稿邮箱dgrbzwbs@126.com。投稿时须注意标明“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文学征文”,文末附上个人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信息。请勿一稿多投。活动一等奖奖金5000元,优秀作品将在东莞日报、i东莞App刊发(不另计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