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轻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流了出来,“我们村里人现在都喝上了又清又甜的‘放心水’。”10月29日,寮步镇上底村弓岭贝村民小组,56岁的村民叶先生正在家门口用自来水淘米洗菜,开始为全家的午餐做准备。
叶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拧开水龙头,有时会流出黄水、锈水,不敢直接饮用。”现在全村人都用上了“放心水”。干净清澈,水压也足,大家生活质量提高了,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
好消息不只如此。东莞市水务集团透露,截至10月底,东莞28个镇的200个村(社区)属供水如期完成资源整合,完成“供水一张网”体系,592个村社的群众用水真正实现“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村里用上干净自来水
寮步镇上底村弓岭贝村民小组是典型岭南村落,人口不多,只有20多户,百来号人,但用水并不方便。
叶先生在村里生活了50多年,见证了他们喝水的历史,“以前大家打井挑水喝,后来镇里通了自来水,村里也接上了水管,不过近年时常流出黄水、锈水,影响大家生活。”但是,村组经济并不景气,埋在地下的镀锌管即使生锈损坏,也没有资金更新,安全饮水成了困扰村民群众的烦心事。
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份。东莞着力推进“供水一张网”整合工作,提出“三步走”策略,2021年6月底前,各镇完成托管协议签订工作,由东莞市水务集团负责镇属供水企业统一经营管理;9月底前,各镇会同市水务集团完成村(社区)供水资源整合工作;12月底前,完成全市供水资源整合,对市、镇、村三级供水业务统一管理。
为此,东莞成立了市级领导小组,由市领导牵头协调解决整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还设立工作专班,负责监督、督导、考核等日常工作。作为“供水一张网”整合工作的执行主体,东莞市水务集团内部成立专责小组,将28个镇划分为5个片区,派出约70名人员下沉一线,每个片区由片长负责,确保整合工作如期实现;相关镇也对应成立专责小组,负责落实辖区内供水资源整合工作。
此前,东莞水厂多达50座,隶属市、镇、村三级管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村民饮水难以保障,影响群众身心健康。
对此,寮步镇自来水公司经理陈懿深有感触,“供水一张网让老百姓感受到实惠。”上底村弓岭贝经济底子薄弱,以前供水铺设的镀锌管基本生锈。镇属供水业务完成托管后,寮步镇自来水公司对辖区的上底村弓岭贝村民小组的镀锌管全部更换,用了环保管材,让每家每户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也减少了供水途中的“跑冒滴漏”,将水损控制在8%以内。
净水润万家。现在,不仅是寮步镇上底村,全市25个镇的207个村(社区)供水资源如期完成整合。基本上,全市村(社区)家庭,随时拧开水龙头,再也不用担心黄水、锈水了。“可以直接喝。”叶先生如是说。

自来水抄表到家门口
村社供水资源完成整合后,东莞的村(社区)将纳入“供水一张网”管理,未来将加强二次供水抄表到户管理、服务到用户终端,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早日实现“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叶先生指着墙上的水表,开心地说:“现在自来水抄表到户,一户一表,用多用少,一目了然。”而在以前,村里水费结算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没有抄表到户,很多村民家的水费支出靠估算,“水费单上写了多少,我们就付多少,看不到具体数目。”
如今,自来水公司将水表安装在村民家门口和企事业单位,每个月都有水费单,清楚明了。叶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大家再也不用缴冤枉钱。”
陈懿坦言:“村社供水纳入一张网后,实施抄表到户,群众喜欢,企业乐意。”5个月内,寮步镇供水抄表到户数量就从1.5万增加到6万。不少企业还反映,“现在抄表到户,价格透明,再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用水成本同比还降低了近两成。”
群众、企业都得到实惠,反过来支持、配合、推进“供水一张网”整合工作。5个月内,茶山镇16个村就完成供水整合工作。茶山镇自来水公司经理陈浩标告诉记者:“抄表到户从1.2万增加到4.3万,全面掌握茶山用水客户清单。”
陈浩标认为,实施“一户一表、抄表到户”可以淘汰影响水质的劣质管材,改善水质,减少二次污染,让群众和单位都用上放心水;供水企业直接抄表到户,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漏损,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实现良性共赢局面。
事实上,从5月启动村(社区)属供水资源整合工作后,供水企业迅速响应,东莞市水务集团驻点人员积极推进,整合工作顺利进行。截至10月底,25个镇的207个村(社区)实现抄表到户,在东莞供水历史上向“供水一张网”更进一步。

全面提升了供水服务
水质好了,水压稳定了,水价公开透明,市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用水的体验也更加便利实惠。
“改变很大,寮步镇自来水公司由市水务集团托管后,我们供水服务更规范、更高效,市民群众也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陈懿说,今年是寮步镇自来水公司成立40周年,饮水思源,我们不仅要增强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更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提升客户的用水体验。
东莞市水务集团派驻的副片长方创志(负责石龙、石碣、石排、企石、茶山村社供水整合工作)坦言:“供水服务提升了,整合工作比预计的顺利多了。”
事实上,今年7月1日东莞市水务集团托管镇属供水业务后,各镇供水企业在水量、水质、服务及运营保障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在水量上,充分发挥市级水厂供水规模和管网连通优势,通过水量监测、管网调度等补充镇、村的供水缺口,保障市民用水安全。在水质上,对标先进城市,高水平统筹厂网建设,开展全市厂网设备更新和工艺升级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实现供水运营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村社供水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各水厂出厂水综合合格率为100%。
在服务上,逐步推进市、镇两级供水服务统一标准,有助于全市供水服务在用水报装、报漏报障、业务咨询及缴费等方面更为快捷便利。特别是缴纳水费,更加方便快捷,“通过手机App,在家里就可以完成。”
在运营保障上,东莞市水务集团对各镇、村水厂的生产环节实行动态监测及分析,并及时给予技术指导。与此同时,通过实现市、镇两级供水应急人员及设备的统一调度,有效补齐镇、村(社区)应急保障方面的短板,切实提升镇、村(社区)应对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以前供水出现故障、险情,维修可能需要半天,现在三五分钟内就会响应。”叶先生表示,自来水公司还为村里安装了消防水站,解决了村里烦心事,让大伙切实享受到“供水一张网”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