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征集方案设计!三江六岸片区首座跨江景观慢行桥要来了
i东莞 2021-09-30 17:30:07

9月29日,东莞以国际咨询的方式向全球公开征集三江六岸片区首座跨江景观慢行桥梁(暂定名“迎宾慢行桥”)概念设计方案,旨在高水平推动三江六岸片区规划建设工作,助力三江六岸片区打造高品质的历史文化休闲区城市环境与城市形象,树立魅力滨水城市品牌,参与湾区滨水城市竞合。

缘起:片区慢行可达性较差

2019年初以来,东莞市全面推动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工作,围绕“山水城”战略抓手,构建“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兴”的发展蓝图。其中,三江六岸片区作为东莞中心城区“水”战略的主要承载空间,是中心城区与水乡联系的桥头堡,在全市历史文化传承、滨水生态价值挖掘、宜居生活环境塑造上均有重要地位,是东江流域中滨水资源最丰富、开发条件最成熟、存量更新潜力最大、历史特色最精华的段落,同时也是中心城区强化工作中所涉区域最广,所涉镇街最多,面临情况最为复杂的一个片区。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坚持“串藤结瓜、市镇共建、城市经营”的工作理念,以“系统谋划、高标准建设”为工作目标,高水平、全方位推动三江六岸片区滨水岸线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建设、历史文化活化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等工作。

伴随着长期的发展实践,三江六岸片区依然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交通方面,由于跨江桥梁间距较大且均为车行桥梁,导致三江六岸片区跨江交通闭塞受阻,在功能联系、交通组织上,滨水岸线两岸互动及两岸腹地联系存在一定割裂性,慢行可达性较差,对片区的功能布局、交通联系、宜居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在《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概念设计》《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三江六岸城市空间形态管控及滨水示范段城市设计专题研究》中均提出建设四座跨江慢行桥梁的行动建议,通过建设跨江慢行桥梁有效提高三江六岸滨水两岸功能与交通的缝合度,完善片区慢行系统,加强滨江两岸慢行可达性,带动腹地的高品质建设,并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进而助力城市形象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基于以上背景,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总指挥部第四次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启动首座跨江慢行桥建设的相关工作要求。由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和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主办,以国际咨询的方式向全球公开征集三江六岸片区首座跨江景观慢行桥梁(暂定名“迎宾慢行桥”)概念设计方案,高水平推动三江六岸片区规划建设工作,助力三江六岸片区打造高品质的历史文化休闲区城市环境与城市形象,树立魅力滨水城市品牌,参与湾区滨水城市竞合。

选址:拟在滨水岸线示范段二期工程范围内

迎宾慢行桥意向选址位于滨水岸线示范段二期工程范围内,是跨东莞水道联系滨江两岸的景观慢行桥梁,也是三江六岸片区启动的首座跨江景观慢行桥。

▲迎宾慢行桥选址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是指东莞水道的梨川大桥至东莞水道特大桥段,岸线全长约17公里,是三江六岸片区中区位条件最好、发展基础最为成熟、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具备先行先试、近期引爆,打造示范段与精华段的潜力和条件。

本次国际咨询旨在集思广益,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机构,以国际化的视野、前瞻性的思维、创新性的设计,开展东莞三江六岸片区迎宾慢行桥方案设计。设计方案应做到既能尊重本土文化和场所精神,又能融入国际化的理念和现代的设计手法,体现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自然、景观、艺术三者兼备,展现大湾区高品质历史文化休闲区与魅力滨水空间的城市风貌。本次咨询成果将指导后续桥梁建设。

本次咨询工作范围包含两个层次:规划研究范围和概念设计范围。规划研究范围包括东莞水道的曲海大桥至万江大桥段的全长7公里滨水岸线及滨水两侧腹地空间。研究范围内重点项目包括滨水岸线示范段二期工程、滨江体育公园、鳒鱼洲文创园、工农8号、下坝坊、可园、金鳌洲塔、金鳌广场、金泰工业园、三界坊、粮仓、骑楼街等。

概念设计范围应包括桥梁方案设计及桥梁起落区域的节点空间设计。图中桥梁位置及起落区范围均为示意范围(非红线范围),具体桥梁位置、平面线形、起落点位置需结合周边用地条件、河道通航、防洪等要求统筹考虑并提出建议,桥梁平面线形无限制。

桥梁方案设计应处理好近远期的协调和接驳,一是对近期可实施的起落区提出详细方案,二是对与周边腹地的远期接驳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其中,近期可实施的起落区区域为南岸滨江体育公园段滨水岸线、北岸滨水岸线及万江龙舟竞渡主题公园;远期接驳区域为南岸滨江体育公园停车场用地、北岸曲海社区地块。

本次国际咨询设计费用包括设计成本费、奖金和成果整合费用,共计人民币210万元。

有意向报名的设计机构请于2021年10月18日15:00前登录网址https://jinshuju.net/f/laKBz5,进行网上登记,并于2021年10月19日18:00前提交纸质报名文件及相应电子文件完成报名。

文字:付碧强 图片: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