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新征程·样本⑦|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沉心谋发展 蓄势再扬帆
i东莞 2021-09-28 10:09:13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东莞,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虎门镇威远岛上。学校成立于1984年,37年来,一代代纺校人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一心一意谋求学校的发展,不断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一所不足千人的镇办初级中学发展成拥有近四千师生的市直属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行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坚持文化立校,为高标准领航助力

文化建设是学校深厚历史底蕴的集中展示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多年来,学校肩负着“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服务社会”的办学使命,倡导“美美与共,止于至善”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凝练出美好职教为美好生活奠基的“美好职教”品牌,努力实现“为教师、学生、社会创造真实而持久的价值,办受人尊敬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愿景。

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广东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禁毒教育示范校、东莞市文明校园。2016年作为全国中职学校唯一代表参与中华职教社100周年社庆表演。2017和2019年服装设计与工艺和美术设计与制作成功申报省双精准专业。2018年作为广东两所中职学校之一参与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9年,受教育部委托,完成了中职服装陈列与设计专业标准的研制工作。2020年牵头成立全国非遗职教集团。2021年,启动广东省高水平学校建设工作,并承担教育部职业教育目录修改工作。

■学生正在实训室实训

坚持改革创新,为高水平建设赋能

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多年来,学校致力于三项改革。一是教育改革,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二是教学改革,全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努力锻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强化德育引领,构建育人体系。立德树人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学校紧紧围绕五育并举,提出了育人目标的4个“一”(扣准人生第一粒扣子、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培养一项生活兴趣、学会一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安全素养、健康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构建了四轮驱动的德育体系(史政讲堂、职业素养、心理健康和社团活动)。建设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强化了传统活动的育人功能。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模式,打造了“玉兰品质”工程,构建了6+1育人体系,培育学生正确的“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8年,该校优秀青年志愿者梁家杰同学获评“全国最美中职生”称号,并作为中职生代表参加市委组织的五四青年节座谈会。2018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2019至2020年,共14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国家中职奖学金。校舞蹈社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中职学校十佳社团。

加强专业建设,抓好教学改革。学校以“六个依托”理念指导专业建设(依托产业办专业,依托岗位设置课程,依托生产搞实训,依托项目搞校企合作,依托学生搞教改,依托市场搞评价),探索“四企业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企业化工作环境中学习、运用企业化项目教学、使用企业管理运营模式、建立企业考评机制,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就业,走出了一条中职研学产训特色之路。

■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技能大赛成绩斐然,职业技能大赛省级以上一等奖每年平均5人次,黄文瑜、李珍玉斩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项目一等奖,创造了广东省近五年的最好成绩。组织学生参加非教育系统的专业大赛,成绩优异:服装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各级服装设计师协会举行的行业大赛,与国内外服装本科类院校学生同台竞技,3人获全国金奖,20多人次获银、铜奖;物联网专业竞赛队获全国物联网竞赛唯一的一个特等奖;2020年ACA世界大赛中国总决赛,美术设计专业学生苏桂仪与大学生同台PK,获一等奖(第二名)。

学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高位,平均就业率超过95%,对口就业率逐年提高,就业平均起薪超过3300元,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平均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7名学生直接考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拟订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四有五师三于”师德师能师风标准,引领教师发展;构建了由专项培训、阅读引导、科研提升和技能竞赛组成的教师综合能力提升路径,推动教师提升;建立了评先述职、先进典型宣传、设置特殊贡献奖、培养名师名班主任等激励措施,鼓励教师长久积累。

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成绩快速提升。近五年,教师省级以上立项课题35项,结题7项;市级立项课题30项,已结题24项,分获一项市科研成果奖和一项省科研成果奖。2021年学校有两项教学成果入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在全省全国的教师能力大赛、信息化说课比赛中成绩突出,获全国特等奖1人次,一等奖4人次。培养了1名省特支名师,3名南粤优秀教师,10名东莞市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最美教师、广东省最美中职班主任,2名东莞市最美教师,2名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各1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名,3名东莞市学科带头人,1名广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名师育双师 双师带教师》案例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37年来,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逐渐成长为东莞职教向外展示和发挥示范作用的一个窗口,在“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同时,更大地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作为国务院南疆职业教育全覆盖援助单位,学校与新疆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签署结对帮扶,先后派出4名教师援疆,实现了该校服装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目标。伴随着东莞和广东援助的发展,学校的帮扶地图扩大到了韶关、云南昭通、红河、西双版纳,即将延伸到贵州铜仁,为各地区职教发展贡献了东莞力量。学校先后接待全国各地多名校长来此跟岗学习,举办并参加多种会议介绍纺校经验,在《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上刊登文章宣传纺校做法,引起了极大反响,发挥示范效用。

三十七载栉风沐雨,纺校人沉心谋发展,取得了一个个骄人成绩,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莞纺校人将持续优化发展结构,厚植发展优势,在国民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谋篇布局中,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代里,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启航再扬帆。

文字:覃凤春 图片:受访方供图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