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入秋,但这段时间的白天仍然温度较高,午后或是晚餐后都可以来一碗刨冰,一解换季时期的心情“干燥”,但是除了刨冰,里头的配料也是重中之重,芋头、红豆、芒果、花生……不仅好吃,还能及时补充养分。
回忆:“定制款”刨冰
吃刨冰的记忆,最早是小时候自家DIY款,从两开门的绿皮冰箱里拿出冰成正方形冰块的冰块,充分发挥小伙伴们对“零食”及甜品的创造能力,一个冰盒倒入凉白开,一个冰盒倒入牛奶,所以解冻出来的冰块一半是冰块,一半是牛奶冰。
趁着冰块融化之际,三五好友人手一个勺子,要么戳,要么按压,要么捣碎……各使奇招,对着一盆冰块一阵倒腾,最终完成了一盆看上去不那么好看的“刨冰”。为了防止年幼的孩子在倒腾刨冰的过程中偷吃,在还未开始制作刨冰前,大孩子们干脆就先发出指令,每人可以自选一个冰块先吃着,但是制作刨冰过程中就不再允许偷吃冰块了。
再往刨冰里加上家里现成的干果或是零食,最常见的有葡萄干、瓜子仁,也有家庭条件稍好一些的小伙伴带来麦丽素,碗里的刨冰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添加葡萄干或瓜子仁,但麦丽素这类稀罕物是限量的,每人限拿一颗。制作刨冰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所有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就是一定要挤上一圈“牙膏巧克力”——一种看上去像牙膏一样的巧克力酱,装在紫色的牙膏盒里,上面还有当时流行的变形金刚图案,这样一碗散发牛奶、巧克力香气的“定制款”刨冰就制作完成了。
这样一碗充满香甜和清凉口感的刨冰,伴随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闷热的夏天,直到他们长成大人模样。
流行:雪绒冰和牛奶的香甜细腻
当下,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台式刨冰,这种刨冰选用的是比较细腻的雪绒冰,比雪花冰的质地更细腻,口感更柔和,不会有冰渣的刺激,加入牛奶后,口感更加香甜,在甜度方面也可以根据口味喜好选择少甜或正常甜度,更迎合现代人对少糖少甜的口味需求。
前不久记者和友人晚餐后去台北疯豆吃刨冰,想通过冰爽的刨冰稍微缓解晚餐的油腻和饱腹感,吃到了口感比较细腻的雪绒牛奶冰,甚是满意。晚餐过多肉食的油腻感,随着一勺又一勺香醇细腻牛奶冰在嘴里瞬间融化的冰爽口感而逐渐消退。
看着上桌的一大盆刨冰,友人还担心吃不完,但不知不觉间,两个女生已经消灭了两大盆刨冰,果然对于甜品来说,女性装着两个胃,一个用来装正餐,一个用来专门装甜品和甜食。
配料:芋圆、芒果、嫩仙草,好吃又营养
说到刨冰,不仅仅吃冰本身的味道,配料也是重中之重。例如,芋圆、芒果、嫩仙草等等,这些配料都是给一碗刨冰锦上添花之物,个人喜欢芋圆的软糯口感,也喜欢烧仙草稍微的苦中带甜的味道,它能稍微综合刨冰偏甜味的口感,吃起来不那么甜腻。
友人则更喜欢新鲜的芒果块,香甜的芒果肉搭配细腻的刨冰,她说这才是夏天的味道,不会太甜,有酸又有甜。然而对于注重健康的现代人来说,这碗融合了牛奶、新鲜水果等配料食材的刨冰在好吃之余也更能兼顾营养需求。
更多配搭:
台湾乌龙纯茶
台湾乌龙纯茶个人偏好冰冻口感的,那种稍微凸显炭烤的风味和口感,无糖无其他添加,喝起来更纯粹,很适合作为午后解乏,或是餐后解油腻。
鲜嫩烧仙草
烧仙草有着微苦回甘的口感,对于不太爱甜味口感的人来说是一种更加适合的甜品选择,除了口感鲜嫩的烧仙草外,还可以按照个人口味喜好加入芋圆、红豆、芋头等,口感更加丰富。
手工豆花
豆花的口感也非常细腻鲜嫩,回味弥漫着豆香味,同样适合搭配绿豆、花生等香口的配料来吃,是一种兼备口感和营养的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