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优秀教师王鹏:努力做一名让孩子迷恋的语文老师
i东莞 2021-09-23 18:19:16

“读初中的时候,我就特别迷恋我的初三语文老师,她优雅漂亮,知识渊博,好像无所不知!所以我一直在努力,要做一位让孩子迷恋的语文老师。”19年前,王鹏老师带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带着一颗教师的初心,从湖南郴州师范院校毕业,来到虎门这片热土,成为了虎门教师大家庭中的一员。19年来,她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默默耕耘、谦虚好学、勇于担当,做班主任10年,语文科组长4年,教导处副主任5年,凭着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优异的业绩和较高的个人素质,成长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满意、同事认可的优秀教师。

教育是要点燃一把火

她始终秉承“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的教育理念,注重将文化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多年来,她一直坚持陪着学生每天诵读经典,给孩子们讲经典背后的故事,将朗诵与经典相结合,领着孩子们自编自创朗诵节目,曾多次参加市镇诵读比赛,并多次获奖。极大地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今年刚考上大学的学生靖彤在教师节那天给她发来微信,祝她节日快乐,并说:我今年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学的汉语言文学,说起来最开始让我喜欢上语文的人是你呢,是你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字的魅力,到现在还记得你很漂亮的字,小学的时候,你带我们参加朗诵比赛,那时候觉得你好厉害,在我的心里也播下了一颗种子——以后我也要成为你一样的老师……

学生眼中恩威并施的“妈妈”

在学生心中,她还是一位恩威并施的“妈妈”。她在将浓浓的爱播撒进孩子们心田的同时,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也极高,学生们由衷地说:“王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让我们又爱又敬,即使是批评,也能让我们心服口服。”她还经常把学习、家庭有困难的孩子接到家里,进行辅导,给予关怀。小邓就是其中一位光顾过王老师家的孩子,由于爸爸生病,妈妈要工作,没有时间管他,渐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经常玩手机到深夜,作业也不做。王老师为了帮他改掉坏习惯,跟他说:“给你三天时间,你再不改正的话,我就要把你接到我家当我儿子哦!”小邓不以为然。这天放学,王老师真的把小邓带到了自己家里,给他做饭、辅导他作业,看他衣服很旧,还给他买了一套新衣服换上。

第二天上学的路上,小邓主动跟王老师保证,不再沉迷手机游戏,还表示要将手机寄存在老师那里,当同学们问他是不是老师家不好时,他腼腆地说:“不是王老师家不好,而是王老师把我当儿子一样对待,我不好意思,不能辜负她的一片苦心。”

她把班级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老师,首创的班级得分拍卖会、免作业金牌、奖励积分卡等班级管理举措,很多老师沿用至今。

装满自己才能浇灌别人

她深知,只有自己装满了,才能浇灌别人。多年来,她一直以极高的热情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近年来,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她多次参加省市等各级各类学习,每一次学习对她的思想和理念都是一次促动和更新。理念决定行动,心动才能行动,就这样,她大胆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淋漓尽致地用在了课堂实践中,上了很多示范课、观摩课。

比如:先后承担口语交际课《购书谈体会》、习作指导课《第一次……》、阅读课《赵州桥》《地震中的父与子》《少年闰土》《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桥》《威尼斯的小艇》《精卫填海》、习作讲评课《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件物品》、综合实践课《走进饮料世界》等四十多节示范课,做过十多个专题讲座;她潜心教科研,锐意教学改革创新。她主持市立项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小古文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小古文一本一得一拓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推崇;她在科组推行了教研共同体“三剑合一”的教研模式和“教、练、测、结”教学步骤,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带动学校语文教研组的教师共同成长,语文组先后有6位获得东莞市“教学能手”称号,近两年多名语文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获奖达100多人次以上,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除了学校教学工作,她的兴趣也很广泛,是广东省普通话测试员,曾承担虎门镇教育强镇文艺汇报演出的主持工作,连续三年担任虎门镇中华诗词大会的主考官,多次担任国庆文艺汇演及各级比赛的主持;她还是东莞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中的一名讲师,多次被邀请到全市各校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

默默耕耘守得花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鹏老师十九年如一日,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和热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她的专业、专注、专心和爱心,成功地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

多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她都树立了自己的“品牌”,赢得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的赞誉,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骨干教师”“东莞市教学先进个人”“东莞市教学能手”“东莞市学科带头人”等,“汗洒春秋满校园”。在教育路上,她十九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只望年年春尽,笑看满庭芳。

文字:覃凤春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