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亲戚家,或者外出打车、收取快递时,大家都会问我同一个问题:“你工作的东莞体育运动学校,是什么学校?公立还是私立,学生毕业做什么?” 被问得多了,我也时不时有个念头,处于东莞这座城市一角的东莞体校,学生每天在这里学习训练,而外界却知之甚少,我何不用书写记录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东莞体校呢?
东莞体育运动学校,是创办于1987年的封闭式公立学校,是东莞培养竞技体育“尖子”的主要基地,学校学训并重,学生上午上课、下午训练,训练分设体操、羽毛球、田径、射击、教学分设小学、初中、中专三部。
我曾是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接触了解最多的,就是体操队、跳水队的孩子。他们最小的五岁半,最大的才七岁,小小年纪就要开始住宿生活,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家住外省的甚至几个月也不见父母一面。六七岁,本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年纪,而他们却离开了父母,开始了异常艰辛的运动员生活。

那是一种怎样的艰辛呢?早上五六点,天还蒙蒙亮,他们已经在操场进行体能训练,下午两点半到六点半又是训练时间。假如是寒冬腊月的清晨,寒风会刮过他们幼小的身躯,冻得大家瑟瑟发抖;假如是酷暑的午后,你甚至可以听到训练房里、汗水从他们小脸上啪嗒掉地的声音。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坚持着高难度的动作。
说到高难度动作,一个把手臂伸直举过头顶的简单动作,或许都能几分钟内让普通人感到酸痛。而体操队的孩子们,做的是怎样呢?他们或双腿成一字劈开,或双脚垂直倒立,或双手紧握横杠转圈……而他们又是经历怎样的艰辛,才学会这些动作呢?
记得有一次,我牵着一个生病的孩子去医务室,我预想牵起的应该是个嫩嫩滑滑的小手,可牵起的那一刻,我的心颤抖了一下,那是怎样的小手呢?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老茧上又破了一层新茧,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啊,而他又是何等云淡风轻地说:“老师,一开始的时候很疼,磨的茧越厚就越不疼了。”
又比如,在酷暑难耐、稍稍一动就全身出汗的炎炎夏日,射击队的运动员们依然穿着密不透风的装备训练,任那辣眼睛的汗水模糊了视线,他们还是要瞄准目标,一次又一次开枪射击。

艰苦的训练,让我们东莞体校的孩子,取得了卓越成绩:2011年8月,由我校培养输送的射击运动员李佩璟,在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勇夺3枚金牌;2014年广东省体操冠军赛,我校位居全省金牌榜第一;2016年,我校培养输出的射击运动员惠子程、王凯华代表中国出征里约奥运会,前者更是在测试赛中打破世界纪录;而在2020东京奥运会中,我校培养输出的田径运动员王凯华、吴瑞庭,篮球运动员李月汝等均在出战之列……东莞体校学子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这里所列举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我想用这句出自《三国演义》、赞颂关羽的诗句来形容我们“文武双全”的东莞体校学子,在每天的相处中,我看到了天真童趣与昂扬向上的完美结合——
他们既能在赛场上一展雄姿,也能手拿纸笔舞文弄墨;他们擅书,行书行云流水,楷书娟秀整齐;他们会画,工笔白描展画艺,蓝绿丹青雕精魂;他们会做,心灵手巧点亮会场,精美手工变废为宝;他们会玩,十佳歌手一展歌喉,欢乐小品风趣幽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既有面对挫折的乐观豁达,也有承受压力的冷静沉着。他们用童年、用青春的美好年华,为东莞乃至国家的体育事业添上了一项项光辉成就,这就是他们用汗水和泪水书写的东莞体育故事,我是一位来自东莞体校的老师,我为他们代言!
征稿启事
“传递东莞好声音、讲述东莞好故事”——“莞香园”栏目欢迎读者投稿,字数1500字以内。限定书写本地素材,作品内容不得脱离东莞,且必须原创,如有侵权、抄袭、盗用等情况,需自行承担责任。来稿请附姓名及联系方式,投稿邮箱:dgrbgx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