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成长攻略②|学生比自己还高,新教师第一堂课如何管好学生?
2021-08-30 10:36:09

新学期,全市各大校园有一批新老师上岗,他们难免会忧虑,会惆怅:我是新手,我能胜任吗,我能管好学生吗?现请来有深厚经验的老师回忆曾经的第一堂课,分享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的经验,供新老师参考。

▲莫艳湘老师在给新教师做岗前培训

教学故事

学生比我还高 初为人师有点慌

“第一次当老师时,我才19岁,带六年级的体育课,学生都是十二三岁的年龄,我才比他们大几岁。看到有的学生比我还高,我难免心里有点慌,他们会听我的吗?”麻涌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麻涌镇古梅第一小学教师莫艳湘老师回忆自己30多年前第一次当老师时的场景。她说,新老师很年轻,甚至与学生年龄相近,这一“劣势”也可以转为优势,可以试着跟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一起成长,学生会愿意听你的。

与学生有个约定 第一节课就收获学生的心

莫老师从教的第二年就改为带语文课,这也是她第一年当语文老师,有了第一年初为人师的羞涩经验,她已一点也不“慌”,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就收获了学生们的心。

“那时我仍然很年轻,但我主动与学生亲切交流,我告诉他们,我会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同学,希望同学们有心事大胆和老师说。”莫老师还与学生有个“约定”:如果大家都认真听课,我会腾出时间给大家讲故事!那个年代,所有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哄”得他们很乖。顺理成章,课堂纪律管理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也正因为答应给学生讲故事,我每次除了备好课本知识,还要看很多课外书,找更多不同类型的故事资源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看书多了,我自己也在进步!”莫老师轻松地道出了课堂管理的秘密: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你,教学任务就得以顺利完成。莫老师也道出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新教师不用怕自己不懂,但一定要不断努力,多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慢慢积累经验,这样就会把控好课堂,管理好班风班纪。

给新老师的建议

班级管理重点培养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很多新老师最怕的就是课堂上把控不到位,老师在讲课,学生在讲话,课堂乱成一锅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开学第一周就要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向师长问好,与同学互助,不乱丢垃圾、整理书包,下课时不能乱跑乱叫,必须提前准备下节课的用品等。行为习惯养成了,再强调课堂的学习习惯,包括在课堂上坐姿要端正,要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多开动脑筋思考,大胆举手发言,书写工整,读书要有感情等等课堂学习习惯。

不光是新老师,若新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也要花一两周时间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当学生形成了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班级管理就轻松多了,课堂纪律就不用操心了。

调皮学生这样管

“当然,总是会有一些调皮学生,管不住自己的言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用耐心去感化他们。”莫老师表示,从多年接触学生的经验来看,这些调皮的学生要结合其家庭背景来管教,他们往往会有父母离异、隔代抚养,过分溺爱等原因。

他们调皮的背后,其实有一颗自卑的心,他们渴望被关注。老师要对他们多关注,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表扬他。平时多找机会与他单独谈心,当他被老师的爱所打动,就会愿意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融入班集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自卑安静学生这样管

不过,相比以前那些大大咧咧的调皮学生,现在越来越多不爱说话的学生,他们表现很乖,不愿意跟别人交流,这时,老师千万不要忽视他们。他们常常被外人看不起,自卑心强。处理方法与调皮孩子类似,就是要多点耐心和关注,并结合家庭教育。“他们不爱说话,老师不用硬要他开口,可以改为写信的方法,并答应会保密,让他们通过日记和书信的方式与老师沟通,打开心窗。”莫老师说,还可以私下里请几位同学关注他,与他交朋友,跟他一起玩。有了朋友,他会慢慢走出自卑的心魔。

与此同时,还要与别的科目老师“通气”,只要他一举手就叫他回答,不管他答对还是错,都要表扬。“相比以往的调皮学生,现在反而是这类安静的学生多起来。”莫老师提醒新老师要关注到这类孩子。

教学工作

抓住学生和学科特点

近日,麻涌镇古梅一小举行新教师培训,莫艳湘作为麻涌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且有30多年的教学经验,她给今年的新教师做了一次岗前培训。“学生读懂的,不需要教;怎么教也教不懂的,也不需要教。只教学生不懂,老师能教懂的。”在讲座中,她详细地介绍了语文教学应当“教什么”和“怎么教”。

“第一学段教学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注意与幼儿园的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在游戏、表演、比赛等活动中学习拼音和识字,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展活动要讲究效益。”莫老师的讲座讲得很细,满满都是干货,并指出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雷区”:要积极、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图像资料一般采用先读文字再看画面的方式呈现,防止用看画面代替课文学习,让学生养成善于用书的习惯。

总之,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既要抓住学生特点,又要抓住学科特点。

文字:赵海霞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