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 | 专家热议:“萌宠经济”成为“新蓝海”
i东莞 2021-06-21 09:11:12

日前,艾瑞咨询发布《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0年城镇宠物行业规模达到2988亿元,2015年-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32.8%。在政策、经济、人口结构、技术的驱动下行业将继续稳步增长,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14.2%,到2023年宠物行业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

近3000亿的蓝海市场,将会带来什么行业机会?莞企如何抓住宠物经济的风口,做好布局与应对?目前,国内市场上宠物品牌冗多,新兴消费力量很难再为“同质化”买单,该如何加速产品迭代?本期“三人行”邀请东莞市梅花脚宠物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陈远飞,东莞市宠物诊疗协会会长、东莞市瑞派宠物医院总经理汪震,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汪明共同为我们答疑解惑。

东莞市梅花脚宠物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陈远飞:宠物行业会给当代年轻人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且消费者对宠物的关注将推动宠物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东莞市宠物诊疗协会会长、东莞市瑞派宠物医院总经理 汪震:和人类消费市场一样,宠物市场也要做到反向定制、个性定制,服务于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准,拓展自己的产品线和服务方式。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 汪明:个性化、差异化、有创意的产品更易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宠物用品同质化情况下,在用户层面精准定位、在产品打造上推陈出新,是企业突围的机会所在。

年轻群体借“宠”解压催热宠物经济

记者:宠物经济高速发展,背后有何深层次的原因?近3000亿元的蓝海市场,将会带来什么行业机会?

陈远飞:宠物行业崛起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第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让85后和90后消费主力军很少有机会去近距离接触动物,这也促使该群体在独立生活后,在压抑太久的冲动心理下,很多人会选择购买或领养宠物。第二,跟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有关,进入社会到外地打拼,会选择宠物来填补精神上的需求,还有一些人因为不想宠物像自己一样孤单,这也导致了养宠群体和宠物数量暴增。第三,与现在的流行文化有关,包括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这种开放性的社交方式,很多人可以通过宠物交到朋友,导致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喂养宠物。

面对近3000亿的市场,我认为宠物行业会给当代年轻人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消费者对宠物的关注导致宠物行业的从业人员专业度必须更强,促使宠物行业逐渐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汪震:宠物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国富民强和物质文明充足下,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增长,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养宠物作为陪伴,满足人类的一些情感需求,尤其是猫咪,它散发出的荷尔蒙和气味可以缓解人的情绪,呼噜声也有助于人的心理治愈。

宠物市场的快速扩大和增长必定会给行业带来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宠物医疗将从生病治疗进步到预防保健、私人订制、跟踪养护、家庭医生等高端医疗阶段,宠物护理也将走向高端化、时尚化、个性化。宠物用品会形成高端品牌和完整产业链。一些高端奢侈品牌也将更关注宠物领域。此外,宠物经济的发展还会带动更多新的第三产业发展,例如宠物旅游、宠物酒店、宠物学校等,将有更多关于工作犬和家庭陪伴犬的培训机构以及从业人员,甚至未来的房屋设计也将宠物纳入考虑。不仅如此,养宠人士的需求变得高阶也会促进宠物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发展,研发更高精尖,促进设备行业的发展。

汪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居民消费观念升级,重视对生活品质及对情感消费的投入将推动宠物行业消费向多样化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和空巢青年人群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陪伴的渴望寄托于宠物,宠物主均出于增添情趣、解压、缓解孤独等情感动机养宠物,繁重的工作不断挤压现代人的生活,宠物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帮助现代人排解压力和孤独感。同时,新媒体技术的进步,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爆发,驱动了“云吸宠”的发展,为宠物行业带来更多的市场规模和潜在消费者。

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更多赛道,同时消费需求的更新与升级,也加速现有领域的内容细化,包括宠物洗护美容、宠物寄养、宠物摄影、宠物保险、宠物驯养以及宠物殡葬等细分领域迎来发展机遇,目前宠物服务需求较为多样化,同时各细分领域商业模式差异较大,但均以拟人化为主轴。

切入宠物赛道要构建行业生态闭环

记者: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莞企该如何抓住宠物经济风口,做好布局与应对?

汪震:目前来说,东莞还处于宠物行业发展的成长期,宠物保有量不高,更多的是第一代第二代养宠人士的粗放养宠,养护要求不高,宠物市场的潜力还未苏醒。但东莞年轻人口多,对宠物的消费需求旺盛,且东莞人均GDP较高,消费能力强,在不久的未来,东莞宠物消费市场将十分庞大。对于宠物行业从业者来说,东莞相比深圳和广州,经营成本较低。此外,东莞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也有如多尼斯这样的上市企业宠物用品大品牌,宠物用品生产制造基础深厚。

发展宠物经济,绝不能搞野蛮生长,盲目扩充宠物医院、宠物洗护的门店,以防市场受伤。我认为行业要发展好,首先要组建专业的队伍,增加行业的从业人员,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让服务达到标准化,再布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城市规划和治理上也需要更多地将宠物纳入考虑因素,增加一些便于养宠人士的基础设施,如宠物主题公园、宠物排便点等,还有可携带宠物的公共交通。

陈远飞:东莞的优势在于地处珠三角,同时也是宠物用品生产行业聚集较多的城市,从原料到成品加工、渠道销售、产品运输,打造宠物用品加工行业的生态闭环。东莞在养宠政策上应当更开放、包容性更强,给养宠人提供便利的设施。对本土宠物品牌要大力扶持,帮助疫情下的企业生存发展下去。此外,帮助行业吸纳更多人才。这样,相信东莞的宠物行业将更快成熟。

汪明:东莞的优势在于年轻群体庞大,带来广阔的消费市场。另外,地理位置优越加上雄厚的制造基础,为宠物行业发展提供机会。目前,宠物行业的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市场,都纷纷进入线上化转型阶段。在实物消费领域,宠物用品、食品、美容、智能设备等消费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完善,同时,线下业态也被激活,宠物饲养、美容清洁、医院等线下服务门店也开始尝试“内容输出、线上带货、线下引流”的运营策略,开启全新营销旅程。结合整个产业端、消费端以及渠道端来看,未来十年宠物市场都将处于高速增长期。企业想要在宠物食品方面实现突围,必须在产品品质、喂养便利性、购物、咨询、售后提供一站式服务才能匹配消费端的核心需求。构建宠物生态闭环以及全渠道运营模式,将成为商家未来发展扩大的战略通道。

服务专业化和个性化成破局关键

记者:目前,国内市场上宠物品牌冗多,新兴消费力量很难再为“同质化”买单。在此情况下,莞企该如何破局,加速产品迭代?

汪震:作为宠物行业的从业者,我认为很多产品出现同质化的原因在于,部分商家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商机和利润,盲目扩张门店和市场,忽略了品质问题。一家宠物医疗和洗护机构,要做到精于一业,在某个专业领域至少有三到五年的深耕经验,做到服务的标准化。给宠物打针、洗澡都能做,但是宠物也有骨折、感冒等复杂的健康问题,宠物医疗结构也要向人类的医院看齐,治得了一般病症也能解决疑难杂症。最后,我认为和人类消费市场一样,宠物市场也要做到反向定制、个性定制,服务于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准,拓展自己的产品线和服务方式。

陈远飞:解决产品同质化,一方面要与资历老、专业度高的行业专家进行合作,深挖宠物需求,解决宠物需要什么,怎样才能让宠物健康地生活;一方面要起用年轻的策划及设计团队,从市场看年轻群体消费者居多,在养宠中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其实他们是最了解的。双管齐下打破目前宠物用品同质化严重的格局。

汪明:目前,同行价格竞争、产品高度同质化、积压库存等现象成为宠物用品企业所面临的痛点。宠物用品服务的真正对象是一群不会说话的“消费者”,所以大多数大型宠物用品企业选择的是稳扎稳打战略,而一些小型或零散型企业则是选择模仿,这就间接造成了宠物用品市场的同质化现象。

随着新消费群体的崛起,企业如何精准描绘出目标人群画像并迎合市场迅速推出新品,这是传统宠物用品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宠物消费趋于年轻化,80后、90后、00后正逐渐成为消费主体,而个性化、差异化、有创意的产品则更容易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在宠物用品同质化情况严重下,在用户层面精准定位、在产品打造上推陈出新,才是企业突围的机会所在。

文字:向连 王东

编辑:黄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