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他中考失意;9年后,他斗志昂扬,即将代表中国站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完美实现人生逆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九年的时光里,他放下顾虑,乘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东风,一头扎进技能的海洋,专注而执着地做起了职业教育路上的追梦人,最终凭借技能走上了人生的星光大道。
本周是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以下简称“职教周”),在职教周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揭秘技能是如何帮助职教学生“变脸”,如何使他们收获美好生活的。
▲徐达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上海赛区)比赛现场
中考后转角遇职教
今年24岁的徐达出生于山西,是东莞市技师学院2012级的校友,现在也是该校一名机电专业的老师。能够成为一名技师学院的老师,徐达说在9年前是他不敢想的一件事。而更让徐达不敢想的一件事,便是即将要代表中国出战“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竞赛(以下简称“世赛”)。
因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国家集训队紧张备战,采访徐达的方式由面对面改为了电话采访。徐达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随着来莞务工的父母来到东莞,并在东莞就读初中,和很多学生一样,他希望自己能读高中考大学,“但是9年前我参加中考,不理想。”回想起中考失意的感受,徐达说当年差点去当学徒,要么就是出去找份工作。然而,当时还未满16岁,几经思考后,他在父母的支持下,做出了重要决定——去读职校或者技校。
“当时听说东莞公办中职学校和技校办得很不错,就想去学习。”2012年,东莞公办中职学校入读条件有户籍要求,徐达最后选择了同属职业教育的东莞技师学院,入读该校汽修专业。2013年,东莞公办中职学校全面放开户籍限制,省内外的户籍学生均可报考。尽管没有赶上这个政策,徐达却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改变了我的人生发展轨迹,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目标和希望,我始终认为,它是我命运中那个最好的转角,对我的未来至关重要。”
潜心学技乘好风 始登世界大舞台
学习三年后,在中技升高技时,徐达成为了2014级机电机器人专业的高技学生。从此,他对机电机器人专业就像铁块遇到了磁铁一样,不仅全身心投入,而且十分专注,平时除了上课就是在实训室,琢磨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他对机电机器人的兴趣非常浓厚,也很投入,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在实训室钻研到很晚,尽管他是从中技第三年开始接触的,但他很能钻,不会的题反复练,专业知识很快赶超了其他人,读图、编程、装配、调试等专业知识非常过硬;他的手上经常能看到茧和泡,那是因为超量实操才会有的。”在教练黄栋斐看来,徐达非常能吃苦,对专业追求很极致,“机电是智能自动化的基础,学好机电大有可为。”
黄栋斐的观点很快在徐达身上得到了验证。2013年,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为使专业与产业相匹配,东莞各大中高职院校积极调整专业,或增设以机电专业为基础的智能自动化相关专业,或随着技术发展调整机电专业发展方向等。随着东莞人才和教育项目的引进,更高层次的以赛促教也成了为产业发展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必配。“2015年以前,我们学校参加的都是市、省一级的竞赛项目,2015年开始,有了国家竞赛项目可以参与。”黄栋斐说,徐达正好赶上了时代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东风。
2015年,徐达参加了学校竞赛队,比赛要从200人中选拔出三人,徐达以不服输的心态和拼劲顺利入选;随后,一次次的选拔和过关,拓宽了他的专业知识面和视野,也开启了他以赛促学的高效率成长速度:2016年6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广东省选拔赛”第六名;2016年11月,“中国技能大赛——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团队第四名、个人二等奖;2017年9月,东莞市“济川杯”PLC工业设计安装与调试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被授予“东莞市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4月,“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广东省选拔赛”一等奖,入围广东省集训队,6月获“全国选拔赛”第二名,入围国家集训队;2019年4月,代表中国参加“2019年全球技能挑战赛机电一体化项目”获金牌,同月在代表中国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天津国际邀请赛”获金牌,并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作为国家备选选手前往俄罗斯喀山进行观摩学习;2021年,即将参赛“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竞赛。
校企合作显身手 企业频邀婉言拒
“世界技能大赛并非只有学生参加,毕业后也可以参加,其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重视技能教育。”黄栋斐介绍,原本2018年毕业的徐达,因为出色的成绩留教,同时也是更好地为参加世赛做准备。
因为训练期间,需要到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去学习实践,企业很快看到了徐达的“技能之光”,并频频相邀其到企业发展,但都被徐达婉言拒绝,“尽管待遇还不错,但我还是想坚持留下来比完赛。”2020年上半年,徐达在校企合作企业里帮助调试口罩机生产线,被企业以调试一条生产线给付数万元待遇相邀,也被他婉拒了,他说:“目前,更好地学习技能比赚多少钱的意义都重要。”
徐达还介绍,除了东莞技师学院的学生经常被企业高新提前“预定”外,东莞职校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来“抢”人的案例并不在少数,“有的企业甚至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形式,提前两三年‘锁定’学生。”
完美逆袭 不忘感恩
今年已经是徐达来到东莞市技师学院的第九个年头,从一个中考失利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多项技能的新时代青年,徐达说很庆幸选择了职业教育,让他有机会通过努力、拼搏拥有了“金刚钻”,有了敢于揽“瓷器活”的勇气和能力,“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与市场和产业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希望我能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竞赛有成绩也有失利,但都不会影响徐达追梦的脚步。经历了上一届世界技能大赛失利成为备选选手,徐达依然雄心壮志,“我的梦想还没结束,作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国家集训队的一员,我会全力以赴,为国家为自己去放手一搏,向世赛冠军进发。”
/记者侧记/
充分认知职业教育 同样能成就精彩人生
在近几年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中,笔者获悉,东莞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圈,并非单单只有一个“徐达”。在东莞中高职院校里,可以说,校校有“徐达”。
比如东莞日报系列报道东莞职校达人中,有毕业于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的学生参与设计香港机场钢架结构;有东莞市轻工业学校学生突破世界技能大赛技术壁垒为学校降低数十万元的技术攻克成本;有东莞理工学校学生连续两届拿下全国技能大赛沙盘项目第一名;还有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学生揽获世界技能大赛服装设计赛项奖项等等,他们都是“徐达”。尽管不同专业,但他们有共同的特征:受益于职业教育,学到技能,成就了自己的美好人生!
由于历史原因,职业教育在发展的历程中,受困于生源,导致客观上分类教育变成分层教育,进而影响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可喜的是,近十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先有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描绘了蓝图;再有今年4月12日-13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沐浴着春风。
好风借好力,近几年来,东莞市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统筹中高职和技工教育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改革成效,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也明显改观。然而更进一步提高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还有一段路需要走。作为家长,给孩子的未来多一条绽放精彩的路径,不妨积极主动充分认知职业教育。
文字:覃凤春
摄影:曹雪琴 通讯员 技师学院宣 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