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首日,东莞开展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i东莞 2021-02-22 18:05:23

2月22日,全市中小学、托幼机构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季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预防食源性疾病,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与往年不同,今年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原本需要耗费1个月时间才能对全市1633家学校食堂完成的食品安全检查,现在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只需要半天时间就可以在互联网端巡查一遍,自动精准识别风险预警信息132条次,监管效率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效率高

半天时间已全覆盖巡查1633家学校食堂

2月22日上午10时54分,虎门某学校食堂后厨一名厨工口罩没有完全遮挡住口鼻,“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通过AI技术自动识别并发送了预警信息;10时55分,这名没有戴好口罩的厨工已经戴好了口罩,继续烹饪食物。

这是开学第一天,记者在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虎门分局智慧市场监管指挥中心看到智慧监管的一个小场景。

当天上午,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开展网上集中统一的巡查会诊行动,充分发挥智慧监管的威力,快速有效完成一轮全覆盖巡查。短短半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过去需要耗费1个月时间的食品安全巡查工作,并高效且精准地识别出了132条次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其中包括“不戴帽子”“发现鼠患”“员工健康证临期”等诸多风险。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科科长王旭介绍,目前东莞各镇街(园区)已在年前成立了系统应用专门小组,安排专人使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开展网上视频巡查、预警处置反馈、数据搜集分析等系统应用工作。

2月22日这一轮巡查,专门小组通过指挥中心及其电脑PC端、手机小程序等途径,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结合系统的自动预警及大数据分析功能,及时对存在问题的学校实施重点检查督促和整改跟进,实现变随机监管为精准监管,建立风险识别处置闭环,同时实现变人工监管为系统监控,进一步压实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王旭还透露了“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的最新计划——除监管端和学校、企业应用端外,教育系统端及家委会端、供应商端等也已上线开放,同时还增设学校食堂陪餐人员意见反馈小程序,以此充分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相关群体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变部门监管为社会共治,提升多方协同监管合力,为学校食品安全提供全方位、多层级、无死角的食品安全防护。

关键词:自查自纠

避免购买、食用进口冷链食品

据了解,此次专项检查将开展全方位自查自纠,各市场监管分局在春季开学前已经组织辖区各类学校食堂及涉校集中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按照相关法规、规范要求,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严格按要求逐项开展自查。

自查的重点要对库存的食材特别是节前贮存的食品及原料进行彻底清查,发现有超过保质期、未按保存条件贮存或出现霉烂、变质等感官性状异常的,要按照有关规定销毁处理;抓紧食堂设施添置,各校要及时补充更换老化、损毁、不足的设施设备,储备充足的防护口罩、防护服、清洁剂、消毒剂等防控物资、为开学供餐做好准备;切实加强冷链食品管控,及时调整食谱、调整食材,避免购买、食用进口冷链食品。

不仅如此,学校食材应严格索票索证,确保每件食材来源清晰。所有食材入库前做好预防性消毒,坚决杜绝传染源,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学校食堂及内设小卖部监督检查覆盖率100%

据了解,此次专项检查工作将组织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各类学校开学开餐期间,要对学校及涉校集中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整改到位,防范餐饮环节疫情和食品安全风险,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此次专项检查对学校食堂及内设小卖部监督检查覆盖率要求达到100%。市场监管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行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食品安全负责制,切实做到“八个确保,四个规范”;并规范学校内设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经营行为,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覆盖率100%

除了校园内食堂和内设小卖部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专项检查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覆盖率也要达100%。

检查组将对学校周边200米严管区内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食杂店、食品摊贩,校外托管机构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无证经营、经营“三无”、“五毛”食品和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食品的违法行为,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强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突出问题导向,实施靶向监管,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提升校园周边整体食品安全环境。

对供餐给学校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督导检查覆盖率同样要达到100%,严格落实三个“必须”——原料进货“必查”,从业人员“必检”,操作规范“必行”;严格开展三类“消毒”——要求把好餐用具清洗消毒关,对餐饮具、公用器具、配送保温箱要全面消毒、保洁到位。各分局要第一时间排查本辖区配餐给学校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情况,实时掌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供餐对象、日供餐量、防控情况等相关信息,杜绝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超负荷、超距离供餐行为。

学校食堂不能有这几类高风险食品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此次专项检查应以发现问题、防范风险、消除隐患为导向。各地要认真分析研判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势,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隐患排查。

要认真督促各学校食堂落实不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和散装食盐;不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加工制作四季豆、扁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确保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全覆盖。

文字:冯欢

摄影:郑家雄 视频:郑家雄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