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镇历史悠久,有5处市级保护文物,分别是西溪古村、横坑钟氏祠堂、浮竹山文阁塔、石步温氏合葬墓、泉塘东莞新三区政府旧址;还有12处市级不可移动文物:竹园发祥祠、新旧围都督钟公祠、陈家埔上坊陈氏宗祠、药勒卢氏宗祠、富竹山恪谦公祠、富竹山月轩公祠、上屯迎风门楼、霞边乐址门楼、浮竹山和平公祠、浮竹山叶氏宗祠、浮竹山景林公祠、坑口梁氏宗祠。
△寮步文物地图
石歩村位于东莞市寮步的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5.8平方公里,地处寒溪河,两岸环境优美,村民走在河边感受优雅美景,还有东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墓穴“温皋谟墓”,历史悠久。石步村文化由传统和现代的相互交织,一直追随着时代的脚步。
富竹山村地处寮步镇的西北部,省道莞樟路由东至西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该村有着近800年的历史,这里有市级不可移动文物恪谦公祠和月轩公祠。近年来,富竹山村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等。先后对村内的公园、广场、公厕等进行了改造升级,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古建筑凝固了每个地方
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积淀着前人的智慧
成为了我们今天的瑰宝
寮步文物探寻第八期
我们将分别走进富竹山与石步的古建筑
探寻背后的历史故事
我们来到的第一站是位于富竹山村的恪谦公祠,来到恪谦公祠的门口,青灰色的砖墙,土制的瓦片,扑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年代感。抬头看看左右两边房檐下的墙体,经过岁月的洗礼,其装饰的壁画和书写的诗句已有一些模糊,但古时村民们生活的印记仿佛历历在目。
恪谦公祠始建于清朝,于民国时期重修。走进祠堂,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三间两进合院式的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封檐板、墀头雕花精美,工艺十分精湛。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位于富竹山村北面的月轩公祠,公祠主体采用砖木石结构,绿灰筒瓦,滴水剪边,红砂岩的勒脚,这是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
抬头望去,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房檐上工艺精湛的人物雕塑,每个人物的神情,动作都刻画的十分细致,仿佛呼之欲出。
走进祠堂,满眼皆是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其雕刻彩绘都是飞禽走兽,奇花异草之类,每一样都栩栩如生, 巧夺天工。
月轩公祠现如今供村民结婚时摆酒席用,这里见证着一代代人的幸福生活,也见证着富竹山村的历史文化。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石步的人文古迹,石步村位于寮步的北部,毗邻东部快速干线,石大公路贯穿其境,距寮步镇中心仅有三公里的路程。石步村不仅陆路交通便捷,也因地处寒溪河,自古以来,航运业也相当发达。古时村里的农产品,大部分是由石步渡口经寒溪河运往莞城、广州和香港等地,连闻名国内外的莞香,也有部分经石步渡口运往香港。
由寒溪河往西走,位于东部快线和石大路的交汇处,我们来到了石步文物古墓穴“温皋谟墓” 。“温皋谟墓”是明代文林郎湖广道监察御史温皋谟、其父温爱堂与其兄温可贞三父子的合葬墓。墓前有华柱表一对,该墓保存尚好,对研究明代东莞地区墓葬具有一定价值,2004年公布为东莞文物保护单位。
石步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今年更是斥资了750万元升级改造石步文化广场,为居民提供了更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
改造后的石步文化广场整体具有鲜明的岭南园林特色,宽檐廊、青瓦顶、翘正脊、砖雕窗。亭廊建筑风格体型轻盈、通透、朴实,装修古朴精美,反映出务实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古建筑不仅仅是一个时代人文与经济的体现,更是当地居民精神文化的寄托与传承,它们人文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建筑本身,古建筑是每个地方的年鉴,每一座古建筑都是历史的见证,当歌曲与传说缄默,它们从未停止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