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深港创新合作区的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莲花山公园,三两孩童正感受秋风拂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河两岸的工人正火热建设。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部署“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福田区76平方公里的土地带来新期待。
近日,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福田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并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这三大引领福田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以及探索设计“首善之区量化指标体系”“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等多个方面,畅谈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以“三大新引擎”为牵引 新三十年福田再出发
南方日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福田计划如何落实该项任务?
郑红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福田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三大新引擎”为总牵引,打造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
第一大引擎就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也是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现场点名深圳的两个重大项目之一。当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开发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规划上,基本形成了深圳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空间上,先期37万平方米优质科研空间已投入使用。项目上,已对接和落地项目共132个,其中包括国家重大研究机构“国际量子研究院”。
此外,我们加强与香港交流合作,已经建成了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香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等6个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支持服务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全力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全力以赴落实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一国家战略使命任务。
南方日报:当前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是福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大引擎,对于这一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极高成长性的“新动能”有哪些规划?
郑红波:福田区作为金融强区,聚集了招商、平安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全市近70%的持牌金融总部机构,今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46%,占全区GDP的43%。
香蜜湖片区开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一大重点任务。目前,通过设计方案国际竞赛等方式,确立了香蜜湖片区整体规划设计。其中,北区将规划建设国际交流中心,主要承接高层次、国际化交流活动,以及重大政务和国事活动。中区将规划建设国际一流金融街区,与深圳CBD共同提升福田区金融总部集聚区功能,还将布局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国际演艺中心三大公共建筑及中轴绿廊,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香蜜湖规划设计等相关事项稳步推进,北区的国际交流中心、中区的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国际演艺中心即将开发建设。这个片区的强磁效应正在凸显,一批重量级的金融机构和重大项目,即将在这里落地。
南方日报:第三大引擎,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的建设,对周边的商务服务、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品质会带来哪些变化?
郑红波:形象地来看,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围绕中心公园打造“U型产业环”:西侧立足中央商务区,打造集智能科技研发、文化创意设计、金融商务服务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发展区”;东侧打造智能终端、科技娱乐及创新教育的“科技产业发展区”;南侧围绕皇岗口岸片区建设未来城市、未来枢纽、未来口岸。通过公园与城市高度融合的综合开发模式,以文化艺术氛围提升产业价值品位,以国际知名机构引入提升国际影响力,构筑有层次的临街界面。
目前,我们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组织多个资深设计团队开展专项研究,同时抓紧推动16个城市更新和棚改项目。未来,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将融合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打造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和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成为万众期待的都市活力中心。
探索“首善之区量化指标体系”
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南方日报:一直以来将“首善之区”作为发展目标的福田,未来在民生领域有哪些计划?在城区治理上,如何走出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管理治理新路?
郑红波:市委书记王伟中同志经常讲,深圳是一个大基层,福田更是基层中的基层。建设人民群众可感知的首善之区、幸福城区,关键在落实落细。我们基层党委政府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正着手研究,探索设计“首善之区量化指标体系”,推动各项民生工作标准化、指标化,让民生工作可量化、可感知,切实提高福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福田始终坚持把最大投入用在民生事业上,在教育、卫生、住房等领域,抓紧谋划推出更多让福田人民得实惠的民生举措。比如说,在教育领域,已经通过快速建设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以及筹划建设10所永久学校,基本解决了福田区“上学难”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努力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我来福田工作之后,通过行走福田,发现不少细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共享单车停放,人行天桥、街边绿化维护等。为此,我们按照“近、中、远期”工作思路,对城区治理进行新探索。近期的工作主要是开展综合整治,首先解决一眼就能看到的问题。
在开展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我们把探索全域治理作为福田城区治理领域追求的一个新目标。通过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打破区直部门与街道社区的治理边界,把“绣花功夫”贯穿于城区治理全过程,最终实现城区治理“表里如一”。
目前,我们一方面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并按照“充分授权、权责利相统一”的工作思路,努力打破“区—街道—社区”边界,推动力量配备和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物业管理全覆盖,将物业管理延伸到城区治理领域,把行业主管部门由住建部门转为各街道,最终实现基层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广泛参与,打造“物业城市”福田模式。
南方日报:作为深圳中心城区,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福田将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推动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郑红波:开启新的发展阶段,福田要担起的是“先行”“示范”“突破”“全局”之责。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中心城区应有的面貌、应有的担当,扛起应有的责任,在改革开放大局中体现福田贡献、展现福田风采。
我们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发展、治理、民生”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首善之区”建设,全力打造功能更核心、经济更发达、民生更幸福、文化更繁荣、治理更成功、环境更优美、机制更完善、干部更过硬、党建更扎实的深圳中心城区,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先行示范、当好尖兵,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率先在福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撰文:徐峰 刘丽
摄影:温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