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白衣服)和李拓
8月18日,记者来到陈竹家,看到了陈竹和李拓录取通知书。这两封古朴高雅的绛红色录取通知书是今年最早寄送到东莞学生家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的主人都是东华高级中学的应届毕业生,今年高考分别以663分和654分,在提前批被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专业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站在记者眼前的两位理科“学霸”,虽然模样非常青涩,完全是个孩子,但谈吐不俗,思路清晰,而且业余兴趣广泛,傍身技能多多。他们之所以都选择护理专业,是因为对医护这个行业的崇敬,尤其疫情期间,被抗疫英雄感动,希望以后从事这个“神圣”领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霸”傍身技能多
陈竹和李拓都是理科生,但对于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而言,没有几个学习之外的技能傍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霸”。就陈竹而言,电脑编程、尤克克里、乒乓球、滑板、厨艺等等,都是一把好手。“我的兴趣一向广泛,我觉得生活还是要多姿多彩好,这样才能获得开心,精神富足。”陈竹笑着说。
“回家做作家务,为我们弄一桌可口的饭菜什么的,是另一种学习。”陈竹的父亲陈勇军告诉记者,他对陈竹一向要求严格,从小就要求陈竹掌握各种技能,让他技多不压身。比如,在陈竹小时候曾让他去捡废品赚零花钱, “他那次赚了5元钱很开心,也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今年高考后,陈竹也主动去玩具厂打工,每小时10元工资,后来又当了家教,想将自己的学习经验教给有缘人。“他现在会的东西很多,尤其厨艺很好,不仅会做南方菜,连饺子都包得非常漂亮,他一个人去北京学习,我很放心。” 陈勇军笑着说。
李拓现在在自学视频剪辑,此外,他喜欢骑行、乐高、玩各种电脑游戏等等,其中骑行和乐高他从小就喜欢,并坚持到现在,乐此不疲——前者给他追风的畅快,后者给他训练思维的乐趣。“我每周末都会去骑行,曾环绕过东莞一圈。骑行中,我迎风飞奔,那种追风少年的感觉很畅快。”李拓笑着说,学习和骑行一样,“它们都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一个人一往无前走下去的决心,有不被外界干扰的专注力和坚持。它们又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良好奋进氛围,互相鼓励、交流、学习借鉴,一起快乐进步。”
尽管陈竹和李拓都有很多业余爱好,甚至都喜欢玩电脑游戏,但他们都有较好的自制能力。比如通过闹钟或手机APP等工具来限定游玩时间,时间到就去学习。有时是几个同学一起玩,但都会提前约定时间,大家互相监督。
学习重思维善联想
对于学习经验上,陈竹和李拓各有各的经验,但“重思维、善联想”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陈竹的理科非常厉害,理综一般都能考270分左右,被同学戏称为“李宗盛”(理综胜)。今年高考663分,其中理综276分。据他介绍,他每做一道新题,都会主动联系起以前做的题目,通过回忆和知识串联,推理总结出题型特点和解答方式,形成自己独有的解题思维,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期间他还积极通过表格方式将这些典型题目联系起来,便于复习。
此外,陈竹喜欢走在别人前面,如在高一时就自学了高二高三的课程。他通过这种方式,加强自己自学和探索能力,在学习中也形成了心理优势,等老师上到这些课程时,理解更深刻,学起来更轻松。“这是我自创的一种用‘知新’来‘温故’的逆向思维学习法,通过知识和思维的串联,不仅能训练思维,也能更好把握知识点。”
李拓今年高考654分,其中理综287分。他在学习上则倾向于“深度思考”,学习和做题时都要求一定要有自己的思维在里面,每做一道题都会不断追问“为什么”,不断深挖背后的原理、解题思维、方法技巧、迁移运用等等,为了就是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解题风格,把知识点理解透彻、运用彻底,以应变任何可能出现的不同题型。
此外,和很多“学霸”一样,他善于通过错题集来总结自己的知识点和题型解答经验。但不同的是,他做题时喜欢“回顾”,通过一道题不断联想其他不同知识点和题型的可能关系和综合运用,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研究一些题型,通过不断深挖和总结,推理和建立自己的解题模型。“我成功挖掘和搭建过几个成功的自己的模型,并在考试中运用到其他题目的解答上,这让我感到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李拓说。
因疫情选择护理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李拓和陈竹都选择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护理专业,并被提前批录取了,二人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几乎一致:被抗疫英雄感动,希望以后从事这个“神圣”领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李拓表示,自己从小就有英雄情结,对救死扶伤的医生和教书育人的教师这两个神圣的职业很崇敬。疫情期间,他通过电视看到奋战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感动之余,为自己待在家里碌碌无为很羞愧。他希望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未来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读护理专业,未来不一定就当护士,北京大学开这个专业和一般大中专肯定不是在一个层面的,而是培养这个领域的领跑人,比如高端教师,出社会后能培养更多的人,解决这个行业迫切是需求。”李拓说,自己将好好学习这个专业,未来再进一步选择具体领域,比如创办培训企业,培养更多行业精英。
陈竹的偶像是钟南山,希望有一天也能像他一样做出巨大贡献,一样能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专业是一个好窗口,而且护理行业是朝阳产业,未来很需要,从事这个领域,能为社会更好奉献自己的力量。”陈竹笑着说,他的短期目标是要比高中更努力去学习护理专业,并争取未来读研读博,沉淀自己,为未来能更好服务国家和社会做好准备。
全媒体记者 沈汉炎/文 杨智宏 /图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