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的杜锋背后,是这个集体对于胜利的渴望(记者 郑家雄 摄)
CBA复赛刚刚进入第二阶段,宏远男篮便提前7轮将常规赛冠军揽入怀中,“谁能阻击卫冕冠军”成为收官阶段的核心悬念。纵然有如此强势表现,华南虎主帅杜锋并不轻松,近段时间他反而需要面对更多不期而至的困扰。
在如何以更好状态准备季后赛、保持队员们的理想状态之外,尽管杜锋竭力规避,每天依然不得不解答来自方方面面的同类问题:“为什么对年轻队员这么严厉,怎么就不能‘温柔’一些?”
每每听闻此言,无奈是杜锋的最大感触——无论是其本人,或是球员反馈,都觉察不到外界所刻意渲染的“矛盾”,这个集体对于胜利的渴望有着浑然天成的向心力。但是,“被误解往往是表达者宿命”这一观点,他依旧在被动诠释。
队员感悟直抒胸臆
7月11日,宏远男篮没有比赛,几乎彻夜难眠的辗转反侧后,清晨时分,王薪凯在社交媒体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宏远是个大家庭,杜导(杜锋)是我们这个家的主心骨,他一边为我们的进步高兴,一边也为我们的错误着急,一直在鼓励和给我们锻炼的机会,我们年轻球员的进步离不开杜导的严格要求,当我们在场上出现问题时,他的及时指出,是希望我们及刻改正和快速提高,我们需要这样的教练,感谢教练辛勤付出以及对我们的帮助。”
之所以这样表述,因为王薪凯自觉已成为“话题焦点”——10日击败上海一役,他在发挥不佳时被杜锋指正的画面,被认定为“臭骂”,网上关于杜锋执教风格的解读,俨然已超乎教练员、球员的沟通本身。
“当时在比赛,情况确实是杜导布置的战术要求,我没有执行到位。”王薪凯表示,自己发声的初衷是不希望球队正常的节奏被打乱:“作为年轻队员,这几个赛季我衷心感谢杜导给我的帮助,队伍每场比赛的目标都是胜利,‘减少错误’是对每个人一样的要求。”
现实进步直观彰显
作为职业球员,站上球场展现实力、为球队做出贡献,是最为真切且基本的诉求。与王薪凯类似,被杜锋“重点关照”的曾繁日、赵睿、胡明轩、徐杰、杜润旺、万圣伟,以及本赛季进入一队的刘权标、张皓嘉等多名新人,在个人数据方面,近几个赛季都进入持续提升的态势。
这其中,曾繁日2017/2018赛季场均出战3.9分钟,近两个赛季均已提升至10分钟以上;徐杰、杜润旺、万圣伟,个人首个CBA赛季随队夺冠,都留下精彩瞬间;赵睿、胡明轩在更为严格的要求之下,均已成为新一代国手,在国际赛场接受历练。王薪凯更不多言,作为投手的他只要机会用合适,无论命中与否,但凡果断出手都会得到杜锋掌声,无法达到要求的原因也很简单:“自己的防守确实需要再提高,才能够给球队更多帮助。”
还是对阵上海,“一年级生”刘权标一次太过轻松的上篮被对手强势盖帽后,立即被杜锋换下场指出问题。但还有多少人记得,刘权标第一次在CBA引发关注,正是本赛季客场对阵北京的胶着时刻,其替补上阵完成抢断,进而得分一鸣惊人——杜锋的知人善用、锐意革新,于无声处从未间断,但显然已被忽略。
责无旁贷一往直前
带队有责、执教负责、事必尽责,是杜锋始终把持的为帅信念,俱乐部、国家队均是如此。背负常人难以理解的压力,他只能选择承受,用实际行动寻求正名。
缘何在场上如此强硬严厉,杜锋解释过很多次:球场如“战场”,要想取胜,就必须杜绝无谓失误:“大家都知道‘亮剑精神’,体育比赛更是这样,作为教练员,提醒、告诫队员是我的工作和责任,这时候不可能轻松嬉笑。”
更关键的是,并非只是对年轻队员“上紧发条”,场上队员只要出现问题,杜锋都会第一时间指出:“我对每个球员都有要求,任骏飞、周鹏、苏伟,包括易建联,我不容许低级错误。哪个球员犯了错误,我就要去提醒他。”
正是这样的态度,铸就着宏远男篮在联赛整体竞争格局越发激烈背景下的一骑绝尘。“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人尽皆知,杜锋在CBA、国家队都给出了生动实践,大家也都获益匪浅——就在因疫情影响联赛暂停期间,宏远男篮五个月保持训练,效果如何人所共见。
事实上,杜锋的严苛只是在场上,更多时候他都是队员心中的“兄长”形象——对年轻队员更多是鼓励,胡明轩、徐杰、杜润旺等人都有过详尽论述,但这些生动真实、最难引发共鸣的细节,外界很难知晓,也就无从体会其中深意。
“能够得到队员认同,我真的已经满足。职业球员、职业教练,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大家都有压力,希望球迷们能够尽可能理解。”杜锋此时的愿望,就是如此简单。
宏远随队记者 王晨征 发自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