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三个女儿的母亲,大事小事和孩子们商量了来;她是一名妻子,老公不善言辞却能给她默默支持;她是寮步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看望老人、资助贫困儿童她乐此不疲......她是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陈红英。
最开心的是每个志愿者都平安
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日子,今年的春节却让所有中国人都揪起了一颗心,陈红英也不例外。
大年初五的一个晚会上,同在志愿者协会里工作的同事在群里发来了一条视频,视频中是南城医院的医生们忙碌的身影。同事说,南城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已经开始了24小时连轴转,可是人手还是不够,目前只有两名司机,医生护士们上下班都是个问题。陈红英想也没想,便私聊了同事,“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就这样,她加入到防疫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她说,“我当时什么也没想就报了名,我就看他们医生护士太心酸了,能为他们做一些什么就好了。”
除了做一名接送司机,陈红英还走上高速路口,帮助引导车辆进行检测,测体温、登记信息;走进社区,查体温做宣传,挨家挨户上门发传单、登记人员信息。
她常常在高速路口上一站就是一天,“我早上八点出门去上班,晚上九十点才回家”,但她却没有感受到累,“可能是累到没有感觉了吧,这个情况自己也帮不到什么,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心里想做一件事就不会觉得累了,还是心态问题吧”,她说。
唯有让她难过的是,因为防控初期,防疫物资的缺乏,志愿者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最难过的就是这个,大家都想出一份力,不计报酬不顾风险走上一线,可是却不能保障自身安全。不过,后来防疫物资有保障了就好了。”她说,没觉得自己帮到什么,也说不上成就感和自豪感,听到每个志愿者都是平平安安的就很开心了。
5年志愿者,“撺掇”丈夫捐款
陈红英已经有5年的志愿者经历了。
从2015年加入寮步志愿者协会直到现在,篮球世界杯、东莞国际马拉松、看望独居老人、资助贫困儿童......大大小小的活动她几乎没有缺席过,一直行走在做公益和慈善的路上。
说起为什么会加入志愿者协会,陈红英说,“当时做一个助学活动的时候,认识了协会的一个朋友,他就一直在做公益。我经营着一家茶餐厅,不忙也不闲,就也很想拿出自己的时间去做做公益,帮助有需要的人。”
志愿者的工作没有报酬,却又相当辛苦,陈红英称是一位老人给了她一直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当时我们是给一个年纪很大的独居过生日,那个老人特别感动,就说‘好久没有这么多人来看我了,好久没有这么开心地过过生日了’。我听后就觉得特别心酸,很多人其实特别渴望关怀和帮助,我就想为他们做一些什么”。
加入协会后,陈红英天天往外跑,丈夫也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很是不理解。这个时候,她就给丈夫“洗脑”,“你看这个孩子是不是很可怜?是不是特别需要帮助呀?”,撺掇丈夫捐钱。“虽然他没跟我一起去帮忙,但是他也帮助了不少,在背后默默支持了我很多”。
知道她要上防疫一线,丈夫什么也没说,只是叮嘱她一定要注意安全,然后承担了给女儿们做饭的任务。
“如果妈妈感染了,我们就跟妈妈一起隔离”
“我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在前线出一份力,多亏了我家人的支持,尤其是我的几个女儿。之前我很担心染上病毒,传染给家人们怎么办?让他们担心。可是他们都很支持我,我也就不怕了。”
陈红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上初二,二女儿小学五年级,小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她决定加入到防疫志愿者的队伍中去后,在家里给女儿们开了个小会,给她们讲解新型冠状病毒,讲解当前的疫情状况,询问她们支不支持妈妈去一线做志愿者。“妈妈如果染上了病毒就要被隔离了,你们也都要被隔离”。“妈妈你要是被感染了,我们就跟你一起隔离”。女儿们的支持给了她很大的鼓舞和信心。
女儿们和妈妈站到一条线上,虽然不能和妈妈一起去一线,但是她们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支持。大女儿二女儿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做饭,照顾妹妹,不仅不用妈妈担心吃饭问题,还时常在家做了糕点等妈妈回来吃。三个女儿还认领了家里的家务活,拖地洗碗洗衣服分工明确,样样做得出色,不用爸爸妈妈动手。白天里,大女儿上网课,二女儿就带着妹妹写字画画,“我每天都会跟他们讲讲防疫知识和故事,让她们画出来。她们每天都画一幅,现在家里有好多画了,有模有样的。做的糕点味道虽然一般,但是心里是甜的”,女儿们的乖巧懂事让陈红英既感动又欣慰,每天出门前和女儿们的一个拥抱是她开启一天防疫志愿工作的动力。
陈红英每天都会关注防疫消息,看到东莞无新增病例时,她才对自己“微薄”的力量有一丝丝体会,“觉得也有我们志愿者的一份功劳在吧,值了。”
“看到很多志愿者不顾家人的反对跑来支援,不顾自己的身体不管多辛苦都坚持,我觉得很感动,也希望自己能有所贡献,”她说。
全媒体记者 向连/文
受访者供图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