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书法家徐无闻先生高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导,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获得者,中国书法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这样一位诗书画印样样拿手的艺术名家,在东莞横沥文联设立了个人工作室,并多次在东莞、横沥举办展览、讲座、义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广结艺缘,文润横沥。
这位小隐于镇、德艺双馨的才子——书法家、书论家、批评家、诗人、辞赋家、画家、篆刻家,姓邱,名世鸿,笔名丘若、丘君,号抚云斋主。积极融合“三南文化”的他,寄望通过西南、江南、岭南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产生新的火花,在莞邑这片开放、包容的文化沃土,辛勤耕耘,为横沥文化产业与事业发展赋能。
诗书画印,都有相当造诣
邱世鸿,1966年3月出生于四川乐至县,先后毕业于西南师大文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师从徐无闻、荀运昌、秦效侃、黄惇等先生。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讲座30余场,主题为“诗书画印与中国文化”,强调精英文化与高雅艺术,广受欢迎。同时,著述颇丰,成就斐然。
关于邱世鸿其人、其德、其艺术成就,与其熟稔的业内名家多有妙论。画家王振中认为,能够在理论和创作上两手都硬的书家并不多见,而邱世鸿的诗、文、书、印都有相当的造诣十分难得,是书法界、艺术教育界中的佼佼者。
书法篆刻家苏大椿赞叹,邱世鸿有才情、有才智、有才学,综合修养迥出同辈,在书画、篆刻、教育、理论等领域都有相当的建树;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学者杨锁强称邱世鸿为“奇人”,其诗信手拈来,平仄无不合辙,婉约中亦有英气;其书风流跌宕,行草篆隶多有研涉,任性而为,已成气象;其画笔简意繁,因于诗意体悟至深,故能诗画融通,小品居多,然多有意趣。
作为新文人书家的代表、高雅文化的积极实践者,邱世鸿因着对文人艺术的热爱,对诗书画印的全面修养,对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其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游刃有余,备受好评。
“君子重修身,诗文道日新。立言贵立德,归朴复归纯。圣哲持心善,名贤养性真。士人卑以牧,砥砺畅风神!”邱世鸿在艺术方面的追求与意趣,从其近日接受记者采访后,即兴创作的一首诗作中即可知晓。
笔耕不辍,助力文化建设
十多年前,因缘际会,喜交游的邱世鸿与东莞结缘,并于三年前在横沥文联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不同于南京、宁波、仁怀等地的工作室,这是唯一一个设在镇里的工作室,也是实践其“三南文化”理念的重要拼图。多年来潜心治学与创作的邱世鸿,首创“三南文化”之融合概念,寄望通过西南、江南、岭南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产生新的火花。近年来参加了全国新文人书法邀请展(广州)等活动,对岭南风物和文化更加关注。
2019年在上海昆山花桥成立了邱世鸿书画研究院,更好地融合宁波、东莞、仁怀、无锡、南京等地的工作室资源,开展文化艺术活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8年,先后举办的“美在新时代——邱世鸿书画篆刻展”“邱世鸿紫砂书画展”,涵盖书法、国画、紫砂壶、篆刻等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根植传统又不乏创新,生动展示出邱世鸿的全面与才气,让东莞市民领略到中国传统书画印合一的艺术之美。
在横沥文联的推动下,现如今,置身横沥,在不少公园、村(社区)以及企业单位,不经意间就会邂逅邱世鸿的题字与正能量满满的原创诗词。他曾先后为金牛公园撰书长联多幅,为友善公园撰写《落成记》并书之,为横沥多家文化单位、学校题写馆名、撰写诗词、序跋等。每一次横沥文化行,邱世鸿均会留下大量墨宝与诗词,助力横沥文化建设。
“百载赞牛墟,小城景气舒。书痕自拱璧,印迹亦琳玙。善养终依土,勤耕自赖锄。三牛壮名镇,形教满乡闾。(《翕明招饮再聚牛庄》)”刚刚结束的己亥冬岭南之行,与诗书作伴的邱世鸿便留下不少诗作,透过韵味十足的诗作,亦可见其对横沥的喜爱。
“莞邑之横沥,以百年牛墟著名。一镇而辖十七村,风物殊绝,风情粲然……勾勒出岭南之多幅风情画卷,呈现出大美横沥之特色。”在为《牛墟印迹——东莞横沥风情钢笔画》写的序言里,邱世鸿文采之飞扬。
目前,《横沥赋》《诗书画印中的横沥》已进入邱世鸿的创作日程。
全媒体记者 赵水平/文
受访者供图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