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苏连娇
12月12日,《南方周末》刊发一篇名为《“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的文章,使一名北大大三女生包丽(化名)与其男友的“畸形”恋情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事件中,包丽因为遭受男友的“精神控制”,不得已服药自杀,目前医院已向家属宣布“脑死亡”。
随后另一篇帖子《我是包丽的朋友,真相远比你知道的可怕》,更是将事情推到风口浪尖。文章一方面探讨报道是否有夺人眼球的不实和不全面之处,另一方面也详细揭露和展现了包丽与男友之间的聊天记录,其中充满了大量耸人听闻的言论和话语,引起人们对亲密关系中的精神控制、PUA、字母圈等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一场“爱情”断送了包丽的生命
女孩名叫包丽,她的男友叫牟林翰,是她的学长,两人就读北京大学。两人在2017年上半年相识于校学生会工作期间,一年后走到了一起。在旁人看来,两人都是人中龙凤,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感情也能做到顺顺利利。根据包丽好友的回忆,两人在一起的第二天就开始吵架,之后两人的矛盾都集中在了包丽不是处女这件事上。
刚开始,包丽认为这没什么,但是牟林翰却有严重的“处女情结”,之后还将此事作为打压包丽的借口。他不断给包丽洗脑,以“处女”一事进行侮辱打击,达到对她的精神控制。渐渐地,包丽陷入这种控制当中,从起初的拒绝、反抗,变成开始称呼自己为“垃圾”。恋爱半年后,包丽跟好友聊天时说道:“我现在被他(牟林翰)洗脑了”“我都被他说服了”……
之后,包丽将男友微信中的备注改成了“主人”,之后再没更改,男友给她的备注则是“狗”。在他们的聊天记录中,牟林翰还要求包丽在身上纹“我是牟林翰的狗”,并把过程录下来。2019年春节期间,牟林翰又对包丽提出了回京后拍一组裸照的要求,明确说自己会保存起来,如果包丽想要“跑掉”,他就会上传到网上。
不仅如此,牟林翰还“以死相逼”,8月份,包丽为了躲避男友回到了老家,其间牟林翰给她发了一张洗胃的诊断证明,以此挽回包丽的“心”。虽然证明后来被扒出是假的,但包丽的情绪却越来越崩溃。此前,包丽就曾因精神折磨有过割腕行为,最终因为发现及时被救了回来,也没有告知父母和老师。之后,牟林翰继续提出一个个不合理要求,把包丽一步步推向深渊。终于,10月9日下午6点左右,包丽在一家酒店中服药自尽。一个月前,医生下达通知:病人已脑死亡(脑死亡不可逆转)。
12月13日,包丽的家属告诉红星新闻,包丽遭到精神暴力是事实,目前已委托律师,但不知以什么理由起诉牟林翰,所以暂时没有起诉的想法。
由包丽之死引发的“PUA”之争
不难看出,包丽被男友长期精神控制,导致了最后的自杀事件。经过不断发酵,网友的关注点也从事件本身扩展到了对“PUA”这一概念的讨论。那么,什么是PUA呢?
PUA,全称为“Pick-up Artist”,翻译过来就是“搭讪艺术家”。它把两性交往当作一个游戏,把恋爱改造为一种可以通过知识、反复训练得到提高的“技巧”,骗钱骗色则被认为是PUA技巧的成就。更有甚者给伴侣洗脑,灌输一种为他自杀是证明爱情最高境界的思想。总之他们的目的就在于试图从精神、身体上操控伴侣,而且往往冠以“爱情”之名。
当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我们会觉得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因为它要求做的事情对自主人权有侵犯,明显不合逻辑,但依旧有人陆续掉进陷阱里,这正是它的强大之处。事件中,牟林翰对包丽是否进行了PUA,我们不做讨论,但是可以看出,包丽与男友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男方多次肆无忌惮地对女方施加精神压力,直到最后悲剧发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专家武伯欣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牟林翰在双方交往中的行为超出了道德谴责的范畴,已经触犯社会治安管理,“女生不堪压力自杀,不排除男方有一定的心理病态。虽然双方在这件事中都有责任,但是从女生走上毁灭的逻辑看,男生难辞其咎。”但是具体的处罚,他认为还需深入调查,“在服药之前的情节很重要。”
武伯欣提醒年轻人,异性交友一定要强调心理健康,“不只是看对方的言谈举止,还有他对性的认知及地位平等。女生是独立的自我,不是依附的自我。”
小编说
重要的是
挽救下一个“包丽”
众多网友在围观事件时,都恨不得去到女孩身边把她唤醒,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和时光机,我们在惋惜一个生命逝去的同时,更应该做些有价值的思考。这些思考在于,我们能否对类似包丽这样在感情中迷失自我的年轻人,给出有实质性的建议,帮助他们识别致命的陷阱,建立安全防线。与其徒劳谴责,不如实实在在做事,挽救下一个“包丽”。
小编认为,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自爱,以及如何爱人。遗憾的是,关于爱的基础教育不仅年轻人没掌握,他们的家人、长辈往往也不了然,这导致一代代的年轻人还没学会游泳就扑向了深水区。因此,对年轻人加强爱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我们要有红线意识。当亲密关系中出现恐怖骇人的心理和行为时,要立即采取举措,比如立即终止关系,或向外界求助,千万不要让致命因素重现,否则时间一长,人的警惕性就会丧失。恋爱虽然不是战争,需要时刻提防对方,但是自我保护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我们安全生活的警戒线。
其次,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不为别人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如果有人拿生命要挟你,你应该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不会对你的生命负责”,而不能陷入这种游戏,反过来赌上自己的命。
最后,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多元的社交关系。一个人的世界里只有另外一个人是极度危险的。我们头脑中的小世界有可能被操纵、被扭曲,但只要外部的新鲜空气持续注入,我们就能恢复知觉,保持清醒。亲人、恋人、朋友等关系是互相兼容的,假如其中一个关系试图剥夺其他关系,我们就要当心了。
网友评论
@曹木木:这个事情看得我不寒而栗,作为一个妈妈,我意识到当女儿遇到渣男时,教会她及时割肉止损才最重要。
@李静敏:这么可怕还能去支教?真怕他教坏小朋友。
@维维:畸形的恋爱关系,从称呼可以看出来,两个人都有点病态。
@浩然快哉:我觉得思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有人做错事了,而不被惩罚,思考就一点意义都没有。当然惩罚最好由法律来裁定。
@mk:虽然当事人悲惨,但毕竟是个案,吸取教训的同时没有必要过度妖魔化男女之间的交往,在交往中做到保持理性、认清自己与对方,正常的感情既不是施舍更不是强求。
全媒体记者 冯灿宇 李金健 综合整理自新京报、南方周末、红星新闻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