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2号线站台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多名“老赖”信息 通讯员 刘伟乐 供图
从12月1日开始,乘坐地铁的市民稍稍留意就会发现,东莞轨道交通地铁二号线的沿途站台和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多名“老赖”信息,很多乘客都在驻足观看,甚至拿出手机拍照。
这是茶山法庭首次与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合作,也是东莞法院首次在地铁上公布“老赖”信息。
为压缩“老赖”生存空间,茶山法庭不遗余力地采取多种方式,包括有线广播电视曝光、镇街政府官方微信曝光、东莞火车站广场等各处LED大屏幕曝光、今日头条精准推送曝光、电话彩铃等多种曝光方法。创新执行工作手段为执行工作带来良好成效,截至11月30日,通过各种曝光方式曝光“老赖”26人次,执行结案1840宗,结案率90.77%,执行到位金额6922万元,曝光后,多人主动联系法庭履行义务。
查人找物是法院执行工作的关键与难点。为破解查人找物的难题,今年10月,茶山法庭和茶山镇网格管理中心共同签署《司法协助合作备忘录》,形成联动机制,依托“智网工程”的平台,发动全镇150多名网格员的力量,借助网格员辖区全覆盖,熟悉所在网格片区社情民意等优势,打通查人找物的“最后一公里”。这样一来,有多个长期联系不上的被执行人通过网格员找到了其住址或联系方式,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效果明显。
为保证执行工作的权威性与震慑力,对有偿还能力但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茶山法庭采取纳入失信黑名单、拘留、移送公安等强制措对其予以惩处。据统计,2019年1月至今,茶山法庭对5名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进行了司法拘留,对2人以拒执罪移送至公安。在强大的震慑力之下,24名长期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均履行完毕或执行和解,执行效果明显提升。
/ 延伸阅读 /
整治“老赖” 法院打出“组合拳”
除了茶山法庭曝光“老赖”的做法,东莞法院还有很多其他手段打击“老赖”,让“老赖”无处遁形。
将“老赖”全部录入失信名单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实施以来,东莞法院定期组织案件排查,对有财产拒不履行、拒不履行和解协议、有规避抗拒行为的长期未结案件,全部及时录入失信名单,将失信名单作为常规执行手段之一,使失信被执行人在声誉信用上受到强大威慑打击。
失信企业在项目申报、融资贷款、规划审批、企业信息变更等方面受到限制。
让大家刷个微信就知谁失信
此外,东莞法院还定期组织两级法院针对典型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集中曝光并发布限制高消费令。
联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户外LED屏进行媒体曝光,动用微信、微博、法院官网进行自主曝光;联合基层村居委会、基层派出所,在被执行人住所进行贴身曝光,曝光的内容包括姓名、照片、欠债金额、失信情形等信息;配合以“老赖排行榜”、典型案例等配套宣传报道,并针对曝光后仍不履行的失信被执行人,采取出击执行、集中执行、见证执行、悬赏执行、指定管理人等跟进打击手段,进一步扩大曝光和打击效果。
失信情节严重会被刑拘
东莞法院还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建立打击拒执违法犯罪联动机制,推进完善司法强制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的有效衔接,严厉打击拒执犯罪。
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法院移送追究拒执犯罪、非法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犯罪合计25宗。全市形成持续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的高压态势,倒逼被执行人主动清偿债务。
税务惩戒也在加大
东莞法院还与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联合签署《关于加强人民法院与税务机关执行联动工作的通知》。法院定期将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及其财产的查封、拍卖情况报送税务机关。法院因案件需要,可依法要求税务机关协助查询失信被执行人的纳税、退税等情况。
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东莞法院共向税务机关询价450余次,协助税务部门追缴税款约400余万元。与税务机建立联动机制以来,法院执行质效明显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款追缴工作成效显著,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税务惩戒进一步加大。
数读“执行”
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全市法院纳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公开平台31073人次;全市法院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6012人次;对“老赖”限制高消费、禁止乘坐飞机、高铁、限制行政审批、限制出境、限制贷款94298人次;移送追究拒执犯罪、非法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犯罪合计25宗。通过创新打击形式,震慑潜在的“老赖”,对社会诚信风气的树立和引领,起到了积极作用。(记者 尹金钟 付碧强 通讯员 袁小燕 刘伟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