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厦石鼓社区24岁的黄锦荣没有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舞狮人”,能入选塘厦镇第二届“名城名匠”。
在石鼓社区的乡亲们看来,黄锦荣获得这一荣誉实至名归——16岁入行,8年来坚守“成为一名优秀的舞狮人”“传承保护家乡民俗文化”的初心,刻苦训练,不断创新、提升舞狮技艺,和团队省、市各项赛事征战中取得卓越“战绩”。
如今,黄锦荣不但是团队领头人,更是“全面手”,除了狮头、狮尾之外,锣鼓擦、乐队等都不在话下,正谋划将醒狮“舞”进学校,让下一代了解并传承“舞狮”技艺。
▲黄锦荣
一次次摔跤后的坚持 成就醒狮队“带头人”
高瘦的个子,精神又干练的模样,说起舞狮,黄锦荣的眼里闪耀着光芒。
“小时候就单纯觉得狮头很帅,舞起来挺威风,一直想尝试。”塘厦石鼓社历来有舞狮的传统,土生土长的黄锦荣从小耳濡目染,对舞狮有着浓厚的兴趣,8年前,村里决定组建醒狮队,将“舞狮”这项传统民俗技艺发扬光大,16岁的黄锦荣毫不犹豫地加入。
开始训练时,黄锦荣兴奋地摸着狮头,很快,高强度的训练开始让他有些吃不消了,“每天的训练很累,也很辛苦,常常会摔跤。”回忆起刚入行的时光,黄锦荣非常感慨,那时不会基本功,上凳子、上桌子时摔跤是“家常便饭”,手脚和腰部经常受伤,很多人坚持不了,最终放弃了。刚开始时招募了四五十人,两周后只剩下十来人。
黄锦荣咬牙坚持了下来,在每个挥汗如雨的日子里,给自己打气,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出色的“舞狮人”。
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黄锦荣和伙伴们练就了一身扎实的舞狮基本功。2012年开始,黄锦荣和醒狮队的队友们开始在国内大小赛事中崭露头角,显露出“雄狮”的八面威风——连续4年在广东省龙狮麒麟锦标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黄锦荣和团队在省、市各项赛事征战中取得卓越“战绩”。
黄锦荣印象最深刻的是,2017年他和队友到茂名参加广东省龙狮麒麟锦标赛,黄锦荣和队友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赢得了比赛的冠军,“虽然之前参加很多比赛都有获得金奖,但是这次是我们首次在省赛中获得第一名。”
经过多年坚持苦练和一次次赛事征战,黄锦荣不断创新、提升舞狮技艺,如今是团队领头人,也是“全面手”,除了狮头、狮尾之外,锣鼓擦、乐队等都不在话下。
▲黄锦荣除了狮头、狮尾之外,锣鼓擦、乐队等都不在话下
“舞”动醒狮传承
如今,黄锦荣是醒狮队的领头人,也是石鼓社区的一名办事员,他越来越关注醒狮文化的传承。
“这些技艺,都是从老一辈的传统中不断传承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传承人,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和小朋友能加入进来。” 黄锦荣发现,随着市、镇、社区对舞狮的重视,越来越多孩子知道并加入醒狮队中,平均年龄10岁左右,还有很多家长慕名带孩子来学习。“家长们最初是希望孩子学习舞狮能够强身健体,发现学习之后,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变化。”黄锦荣说,每次的教学,他们不单单教孩子舞狮,还教孩子舞狮背后的文化,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用心传承下去。黄锦荣表示,接下来,他和队友们会带着醒狮,“舞”进学校中,让更多孩子近距离接触这类传统文化。
“如果说入行是因为兴趣,这么多年来,舞狮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黄锦荣对醒狮的热爱,使他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追求与坚守。作为一名守艺人和传承者,黄锦荣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不忘传承使命,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积极为家乡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尽微薄之力。
全媒体记者 邓文燕 通讯员 程思敏/文
通讯员供图
编辑 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