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故事|边走边画 15天法国艺术行走
i东莞 2019-10-18 17:57:56

“我把它定义为艺术行走”。张峭然的旅游和写生是分不开的,边走边画,是旅游,也是绘画。今年夏天,张峭然牵头组织了一个由9个家庭组成的“法国15天艺术行走”。去拜访那些著名的画家、艺术品。他们流连在法国浓郁的艺术氛围里,与艺术品相遇的那一刻,泪光盈盈。

旅游归来,感慨多多,让我们听画家讲述旅途故事,随着她的画笔,来一次法国深度艺术写生之旅。

本期讲述人:张峭然

职业:东莞美术教育工作者

旅游感言: 出游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坐下来写生。很多年以后你旅行感受淡去,但这些写生的记录像最深的记忆,都会反刍一样留存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不自觉填入的思索、感慨,和旅途中有趣的记忆便浮现出来。

做一份出游计划其实很容易

现在的旅行攻略太容易找到,网上很多,我就是找了一份“法国写生之旅”的现成出游攻略,再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时间安排,稍作调整,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攻略和行程。关键是要与自己的需求匹配。

出游我是有一些经验的。一般的国内写生都选择自由行,图的是个性化和方便,自己也能把控。出境游就复杂一些。去年主要是去意大利自驾,自由行确实是能够给你很多的惊喜,抵达一般旅行团不能抵达的地方,比如去年,我们去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邂逅达·芬奇出生的小屋,给我带来极大的惊喜。这样的相遇一般旅行社团队是很难抵达的。但是自由行也确实会带来许多的不方便,需要你应付各种各样的事情,你的精力过多地投入到琐碎事务中,还要应付突发的事件,这些会影响你的体验。所以这一次法国之旅,可以说为自己量身定制一条线路,然后把产品外包给旅行社,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旅行社的专业服务和保证,同时控制风险。整个过程我们得到了贴心服务,完全松弛地沉浸在旅途的愉悦中。

朋友们非常信赖我,当我发出出行邀约的时候,朋友们积极响应。愿意跟我一同出游,一是来自朋友间友谊,也是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一次出游团的妈妈们是来自佛山、东莞、河源和惠州的美术名师,全程给孩子们讲艺术故事,做写生示范,分工组织有序,就连初次参加活动的孩子都拿出了作品。爸爸们负责拍照,推行李,看英文解说,计算汇率,操心为大家办理各种杂事。整个旅途非常和谐愉快。

仰望艺术星空 难抑激动心情

我们要去追寻艺术大师的足迹,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鲁本斯、凡·高、高更、莫奈、毕加索、达利、罗丹、夏加尔……

他们的名字和作品,分布在法国大大小小的美术场馆里。我们沿着大师的印记行走,去仰望星空,看他们生活、写生、创作的地方。

我们走过阿尔勒小镇、鲁西永小镇、勾禾德小镇,感受法国南部的迷人乡村风光;我们到访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香波堡、歇昂梭古堡和雪瓦尼城堡,观看历代帝王贵族的珍稀收藏;我们流连在罗浮宫、奥赛美术馆、莫奈花园、莫奈美术馆、罗丹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毕加索美术馆、橘园美术馆、夏加尔美术馆、圣保罗德旺斯现代艺术馆……当我们靠近这些艺术巨作,内心涌动着激情,泪光莹莹。

我们对这些巨人巨作早已熟念于心,可是站在原作前,又是那么的不同。我们要让孩子亲眼看看原作,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与印刷品里,停留在人云亦云的评论里,我们要用心去享受这超级豪华的视觉盛宴,用心感受那些隐藏在厚厚堆积的颜料下流动起伏的情感。

其实我们15天行程是很紧张的,比方说卢浮宫,我们只花了一天的时间,意犹未尽,如果时间允许,卢浮宫至少需要花2-3天的时间,细细地去看去感受。但是要照顾同行团友的假期,遗憾是有的,去蓬皮杜艺术中心当天要赶飞机,只粗略看了两层楼,哪怕边跑边回头,恨不得全身都长满眼睛,到底还是没看完。

和艺术作品无限靠近

法国是一个沉浸于艺术的天堂。每天都和艺术大师相遇,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每天都那么的兴奋愉悦,情绪高昂。那一座一座教堂,那一幅一幅早已烂熟于心的著名的画作,那些熟悉的艺术家,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艺术才华,就在那一刻,与你那么靠近,触手可及。你就在他的画作旁,你与他们那么近, 看到他的每一次用笔,你把摄像头不断地靠近,靠近,靠近到每一个笔触,每一个色块,每一个斑点。你想要融进去。这就是现场的感受,完全的不同。

我们的旅行团,所到之处也必成风景。一群女画家坐在风景里写生,而且每个人画的都非常棒,让观者大为震惊,游客会驻足围观,看风景,也看我们写生的过程。不论是在乡村城市,还是在集镇,只要我们写生的时候,都会得到来自周围人的善意和美好的注视。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我们装饰了风景,让风景更加生动。所到之处,我们也受到了非常友好的对待,比方我们在一个乡村,就有当地居民,热情地给我们打来水调和颜料,和我们一起合影,送礼物,邀请我们做客,喝啤酒。这种感受是非常难得,也非常愉快。

孩子的绘画手账记录着成长

此行收获最大的是孩子们。

这个团应该叫作家庭团,“溜娃”是出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孩子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得到了艺术的熏染,得到了一种成长。孩子们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的过程中,家长会做背景介绍指引,他们也会在参观完之后,分享各自的感受,一次旅行就是一次美的寻找历程,也是一次艺术养成的过程。

这一次女儿在美术馆现场临摹马奈的作品,深得精髓,她手上功夫让,大人都觉得惊讶。

在我们的艺术行走中,我女儿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旅行,我们称之为旅游绘画手帐。她一直保留着这个习惯,就是在夏令营、参加游学的时候也是这样,到了晚间休息时会记录一天行程的点滴。

这是一种人生经验的获得和积累。长大以后,翻阅看一看,感受格外的不同,厚厚的几十本出游手帐,就是自己的出游经历和成长历程,它记录着自己眼睛发现的美,脚步的丈量,以及自己心态的成熟及感受力的滋长。这一次法国15天之旅,同行的几个家庭中的孩子,也都手绘了自己的行走手账。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当然每一次旅行我们自己很有收获,感觉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点。

/关于出游的思考/

美术馆博物馆是永远的景点

记者:很多游客觉得带孩子去美术馆,孩子体力有限,耐心也有限,无法长时间徜徉在藏馆里,有些当代的艺术连大人,理解起来都很难,这一点我们如何理解?

张峭然:我是美术世家。我的女儿从小受到艺术的影响,也想从事艺术之路。从我带孩子出游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其实这种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打开孩子的眼界,培养她的美术素养,平日里我就会带孩子看各种的展览,尤其是美术馆,博物馆,这也是我们每次出游的必到地。

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增强孩子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能力,如果觉得孩子小,不懂,那都没有关系,可以坚持下去,其实每个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受力,孩子有孩子的视角和理解,他们有自己的切入点,他们和大人所感受到的角度不同,只要你坚持带孩子,去做这件事情,他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而且会在某一天,他和你的分享,会让你惊艳。

在这里我必须还特别要推荐一下,每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是我们必看的。让孩子去感受当代艺术,作为一个当代人需要了解当代艺术,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艺术如此丰富、如此广博,它唤醒的是人心深处的共鸣,关乎每个个体的生命体验。 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可以有多种层次,孩子有孩子的眼光。我们不必强求。

很长时间以来,艺术、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隔阂,一直存在。也许当你尝试着以开放的,一无所求的心态走进艺术展,就会发现,那群走在人类前面的艺术家,正在把一个新的世界向你敞开。

全媒体记者 王红林/文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符德明

编辑:黄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