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开学已一月有余,高校的新生入学注册工作已完毕。新生们开启了自己的大学之旅,但也有部分新生,因为未报到而被取消入学资格。9月底,全国多所大学公布被取消入学资格的学生名单,引起广泛关注。
在莞高校也有少数“未报到”现象
事实上,除了主动发布公告的高校外,在莞的多所高校均表示,入学未报到的学生,每年皆有。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刘芳坦言,2019年秋季入学的大学生中,也存在被录取后没有到校报到的情况,学校最后只得注销未报到学生的档案。与东职院情况相同的是广东科技学院。该院招生办相关负责人刘金文告诉记者,广科2019年的报到率还不错,即便如此,也有约400名学生最终未报到。
刘金文分析,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最后因为录取的专业和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符合,或者自己的第一志愿没有实现,而最终选择了复读,希望为自己的梦想再努力一年;或者临到开学时因为特殊原因客观上不能到校报到,也有部分学生可能选择了其他的读书渠道,最后导致未报到,“基本上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会有未报到的现象。”
大学未报到 会有负面影响
如果被高校录取后不去读大学,会有什么后果?刘金文认为,在莞的高校面对这类型学生,也无可奈何,最后学位只能浪费。但记者了解情况后发现,并非所有高校的处理方式和在莞高校一样,部分省份对未报到学生有惩罚措施,2020届的东莞高考生也需要警惕。
刘金文指出,部分省份或地区对于被录取不去读的情况,会记入个人诚信档案,甚至会直接停止录取,或减少明年的志愿填报数量。因为这是一种浪费高校招生名额的行为。比如,《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就明确指出,升学志愿是考生意愿的体现,也是考生对录取院校的书面承诺,录取时充分尊重考生志愿,严格按志愿投档,被录取后应如期到校报到;为维护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考生增强诚信意识、履行志愿约定,对于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考生,当批次录取电子档案停止运转;对录取后不入学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2个。
而根据教育部规定,考生被正式录取后,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档,考生当年也不得再填报任何志愿、不得再被其他学校录取。大学开学后,若考生逾期未报到,相当于自动放弃,学校将对考生作自动退学处理。大多数学生被录取不去读大学的原因,是考生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出水平,决定去复读。不过刘金文特别提醒,复读生在高校录取中与应届生有所区别,甚至有部分省份的少数学校会有专业限制。
特殊原因可先报到再请假
如果学生是真的有客观原因不能到校上课怎么办?刘金文指出,一般学校都会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办理新生注册报到手续,一般情况而言,学生是有足够时间入学办理报到手续;不过如果因为身体原因或其他特别原因不能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办理入学手续,学生可在开学初到校办理新生入学手续后向学校递交请假申请,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这样,学生不会丢失读书的机会。”刘金文说。
记者 覃凤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