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石油设施被炸,也门胡塞武装“认领”袭击
东莞时间网 2019-09-18 09:50:54

■这张沙特的阿拉伯卫视台9月14日的视频截图显示,位于沙特布盖格的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石油设施当天起火后冒出浓烟

沙特阿拉伯两处石油设施14日遭无人机袭击引发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口水战”。针对美方有关伊朗参与了这起袭击的指责,伊朗方面15日明确予以否认,并对美国发出军事警告。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袭击将加剧海湾地区紧张局势。美国对伊朗的指责和伊朗的强硬回应,可能预示着美伊关系在经历了短暂稳定期后将迎来新一轮剑拔弩张的局面。

美国直指伊朗

此次遭到袭击的是位于沙特东部城市达曼附近的布盖格工厂和胡赖斯油田,两处设施均属于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沙特政府称,该国原油供应因此次袭击每日减少570万桶,约占其石油产量的50%。

事发后,尽管也门胡塞武装已承认实施了袭击,但美国却将矛头指向伊朗,指责伊朗才是“幕后黑手”。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4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称,就在各方呼吁缓解紧张局势之际,伊朗发动了一次“对世界石油供应的空前袭击”。特朗普15日也在推特上称有理由相信美方知道“罪魁祸首”是谁,并表示美国已做好准备,待沙特确认袭击者身份后再决定如何行动。

一名美国匿名官员15日向媒体透露,美国获得的卫星照片显示,针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来自北方或西北方,这意味着袭击可能是从伊朗或伊拉克发起的,而非地处沙特以南的也门。该官员还称,美方怀疑此次袭击不仅涉及无人机,还包括巡航导弹,袭击的范围、精准度和复杂度也超出了也门胡塞武装的能力。

西方舆论一向认为伊朗是胡塞武装的后盾,也门内战是沙特支持的也门政府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之间的“代理人战争”。一些西方分析家认为,由于美伊正在酝酿9月下旬在联大期间举行领导人会晤,美方也在考虑部分取消对伊朗制裁,如果伊朗果真参与了此次袭击,其目的可能是通过谈判前的示强以获取更多筹码。

伊朗强硬回应

面对美国指控,伊朗方面拒绝“背锅”。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15日说,蓬佩奥所言“毫无意义”,是针对伊朗的盲目指认。

伊朗外长扎里夫当天也发推文否认蓬佩奥的说法,称美国正在谋求与伊朗进行“极限、直接”的对抗。

扎里夫说,美国及其“代理人”在也门遭到打击,他们总幻想武器装备的优势最终能带来军事胜利,但如今深陷也门战事。指责伊朗并不能终结这场“灾难”。

除直接否认美方指责外,伊朗方面还向美国发出军事警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天部队司令哈吉扎德15日表示,伊朗为“全面开战”做好准备,正紧盯美军在海湾地区的军事目标,距离伊朗2000公里以内的所有美军基地和舰艇都在伊朗导弹的打击范围内。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对伊朗的指责和伊朗的强硬回应,可能预示着美伊关系在经历了短暂稳定期后将迎来新一轮剑拔弩张的局面。

引发多方忧虑

此次袭击发生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5日通过发言人对袭击表示谴责。他呼吁各方采取最大限度的克制,防止紧张局势升级,并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

多个阿拉伯国家在谴责袭击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紧张局势升级的忧虑。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在一份声明中说,针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是“一次危险的升级”,或将扩大地区冲突的范围。约旦外交部一名发言人表示,此次袭击旨在威胁沙特的安全和稳定,将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美国国内也出现反对特朗普政府就此次袭击指责伊朗的声音。民主党籍参议员墨菲批评蓬佩奥对伊朗的指责是不负责任地把事情“简单化”,此种做法是让美国“陷入愚蠢战争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与美国高调指责伊朗相比,此次袭击事件中的直接当事国沙特目前既未谴责胡塞武装,也没有跟随美国指责伊朗。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讲师、沙特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王霆懿认为,沙特未做出激烈反应一是因为调查尚需时间,二是因为沙特在表态上陷于两难。如果承认是胡塞武装发动了袭击,就意味着承认胡塞武装能力大幅提升以及沙特在也门军事行动失利;而指责伊朗应对袭击负责则要考虑同伊朗“摊牌”,但沙特缺乏对等的军事报复能力,而且这么做也与近期沙特避免激化矛盾的对外政策调整方向不符。

■今年4月30日,伊朗士兵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

最新动态

特朗普说不希望对伊朗发动战争

美国总统特朗普16日被问到在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遭袭后是否准备对伊朗开战时表示,他不希望对任何人开战。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被媒体问到是否希望对伊朗开战,他说:“我想要战争吗?我不想对任何人开战。”当记者询问美国是否有证据表明伊朗发动了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他表示“目前看上去如此”,但事件仍有待调查。

“我们想要找到确凿的袭击发动者,”特朗普说,“一旦有确凿发现,我们会予以公布。”他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将前往沙特进行对话。

特朗普的这一表态较此前略有软化。他15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称,美国已经“填弹上膛”,只待确认袭击者身份。

伊朗政府确认:

鲁哈尼在联大期间不见特朗普

伊朗政府16日确认,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不打算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会面。

就美伊总统在联大会面的可能性,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16日说:“这既不是我们的议程,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会晤不会发生。”

特朗普先前多次提及,愿意本月下旬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鲁哈尼会面。鲁哈尼本月5日回应,说伊方“没有作出与美方会晤的决定”。伊方坚持美国解除对伊制裁、重回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伊朗可能与美国对话的前提。

白宫15日依然不排除两人会面的可能性。但前一天,美方指认沙特阿拉伯境内两处石油设施遇袭有伊朗“影子”,触发伊朗否认、谴责。

多名伊朗官员16日重申,拒绝在受制裁情况下与美方对话。

也门胡塞武装:

遭袭沙特石油设施仍是打击目标

也门胡塞武装16日说,沙特阿拉伯境内遭袭的石油设施仍是该武装的打击目标。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当天表示,调查显示日前袭击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两处设施的武器来自伊朗。

胡塞武装部队发言人叶海亚·萨里阿当天通过萨巴通讯社发表声明说,阿美石油公司遭袭的石油设施仍将是该武装的打击目标,“它们随时可能再次遭到打击”。

延伸阅读

伊朗革命卫队警告:

有能力打击2000公里内美军基地和舰艇

伊朗外交部15日否认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的说法,即沙特阿拉伯境内两处石油设施遇袭有伊朗的“影子”。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名高级指挥官同一天警告美方,海湾地区的美军基地和航空母舰在伊朗导弹射程范围内。

斥撒谎

蓬佩奥14日经由社交媒体“推特”指认“伊朗正在向全球能源供应发动空前袭击”,声称“没有证据表明袭击来自也门”。但他没有提供伊朗关联袭击的证据。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15日说,蓬佩奥所言“毫无意义”,是针对伊朗的盲目指认。穆萨维说:“美国人对伊朗采取了‘极限施压’政策,而这一政策注定失败,他们因而倾向于撒谎。”

伊朗外交部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同一天在推特回应蓬佩奥,说“极限施压”政策失败,蓬佩奥转而“极尽欺骗之能事”。

胡塞武装14日说,它当天清晨动用10架无人驾驶飞机袭击沙特布盖格炼油厂和胡赖斯地区一处油田,以干扰沙特原油和天然气生产。

沙特原油日产量大约一半受到影响,需动用原油储备填补缺口。

责代理

继前一天承认针对沙特目标发动袭击以后,也门胡塞武装15日再次重申是它发动了袭击,之所以得手是利用了沙特防空系统的漏洞。

伊朗外长扎里夫认定,美国和它在也门的代理人“幻想”凭借先进武器取得军事胜利,如今深陷也门战事,但怪罪伊朗不足以让它们自己避免灾难。

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2015年3月介入也门战事,针对胡塞武装发起代号为“果断风暴”的军事行动。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支持总统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领导的也门政府,指认伊朗支持胡塞反政府武装。

路透社报道,这场战事被视为沙特和伊朗的代理人战争。

胡塞武装8月袭击沙特靠近阿联酋边境的谢拜油田,5月袭击沙特两座泵油站。沙特当时指认伊朗卷入袭击,遭伊朗否认。

盯美军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武装力量司令阿里·哈吉扎德15日警告,伊朗为“全面开战”做好准备,正盯着美军在海湾地区的军事目标。

哈吉扎德说:“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所有美军(在海湾的)基地和航母处在伊朗周边至多2000公里范围,在我们导弹射程内。”

他说,上述军事目标是指美国在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在阿联酋的德哈夫拉空军基地以及位于阿曼湾的航母。

伊朗迈赫尔通讯社引述哈吉扎德的话报道:“如果美方反应,我们将打击这些目标……我们随时准备应对全面战争爆发。”

美国去年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恢复并追加对伊制裁,加强海湾军事部署。伊朗则逐步放弃执行协议部分条款。伊朗6月20日宣布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击落一架美制“全球鹰”无人机。

相关链接

沙特油田被炸对油价影响几何?

沙特油田设施遭遇十年来最大袭击,国际原油价格16日开盘一度飙升创下28年来最大涨幅。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事件将打开国际原油市场上行通道。

当地时间9月14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位于布盖格和胡赖斯油田的石油加工设施遭遇“10架无人机”袭击。沙特新上任的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袭击事件导致两处石油设施生产中断,初步预估受影响的石油供应达到每日570万桶,约占沙特石油日产量的50%,接近全球产油量的6%。

受此影响,9月16日开盘,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强势上扬,WTI上涨约15%至63.34美元/桶;布伦特上涨约19%至71.95美元/桶,WTI和布伦特的开盘涨幅均创1991年以来最大单日日内涨幅。

沙特方面宣称,受影响的产能将在9月16日恢复,同时将启用本国原油库存,以保证本周原油出口不受影响。美国称准备随时动用战略储备,防止沙特的供应缺口给全球油市带来震动。

隆众资讯的原油市场调查显示,由于本次沙特遭遇十年来最大袭击,因此市场几乎一致认为,本次事件将打开上行通道,对沙特可能出现供应缺口的担忧以及美国是否真的释放战略储备的疑虑是主要支撑因素。

多数观点认为国际原油价格涨势将持续3日至6日,原因是市场可能不会允许油价持续跳升,沙特正在积极恢复供应,美国也会有所动作。也有不少观点认为,油价涨势将持续1周至2周,原因是袭击事件带来的情绪干扰可能会不断发酵,沙特修复工厂装置和恢复产能需要一定时间。

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已批准“必要时”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调拨资源,以稳定石油价格并保证市场供应。同时,沙特正加紧恢复石油生产。美国《华尔街日报》15日援引沙特官员的话报道,石油日产量受影响部分的三分之一有望于16日恢复,但完全恢复至袭击以前水平可能需要数周。

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16日说,现在谈论美国是否要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沙特阿拉伯油田遇袭事件“为时尚早”。

佩里在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发表评论为时过早。我们需要真正掌握沙特阿拉伯石油生产设施关闭的时间,再决定是否需要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同时,沙特方面已经表示将恢复部分石油产量。虽然油价会因袭击事件飙升,但目前市场上仍有“相当可观的”石油储量。

据新华社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