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V组团看东莞:人文内涵让城市更有温度
i东莞 2019-06-17 18:55:37

今天下午,“风物之旅”大巴车从东莞银瓶山驶离,标志着为期5天的“风物之旅·东莞”采访传播活动落下帷幕。

  风物之旅走进樟木头 赖婉莹摄 

该活动由东莞市委宣传部与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合作开展,汇聚了专家学者、摄影师、作家、网络知名博主等,深入挖掘东莞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艺传承、特色物产。活动自6月13日启动以来,采风团深入东莞10余个镇街,用镜头与文字助力东莞人文传播。

一路东进

采风团探索客家文化

走进老城区莞城,用热气腾腾的茅根粥或肠粉唤醒沉睡的味蕾——“风物之旅·东莞”采访传播活动的最后一天,从一碗地道的莞式早餐开始。

今天上午8时30分,采风团前往莞城群姨猪肠粉店,品尝地道莞式早餐。这间开业已有30余年的老字号以猪肠粉闻名,店铺大排长龙。招牌猪肠粉、茅根粥、眉豆糕、马蹄糕……这些地道的小吃,成了采风团镜头下的“宠儿”。

  采风团前往莞城群姨猪肠粉店品莞式早餐 陈雪庭摄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副总经理、首席品牌官,风物之旅项目负责人郭颖谦表示,樟木头客家文化非常突出,而客家美食与麒麟正是其中的代表。因此,采风团第二站前往樟木头,一路东进抵达该镇刘屋村祠堂。

  传承人现场讲解麒麟头制作工艺 蒋鑫摄

当天,麒麟舞表演与交流活动在这里上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樟木头舞麒麟”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蔡玉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樟木头麒麟制作技艺”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金星,现场讲解了麒麟舞及麒麟头制作工艺,获得网络大V点赞。

  采风团在谢岗银瓶山脚南面村中了解东莞荔枝品种及文化 刘建飞摄

品尝东莞荔枝并了解其背后文化,一直为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微博:@植物人史军)所期待。下午,采风团在谢岗镇品尝传统客家美食,并前往银瓶山脚南面村,了解东莞荔枝品种及文化。史军表示,东莞的荔枝比在其他地方吃过的大多数荔枝好吃,遗憾遇上了荔枝小年,期待下次可以再见果实丰硕的场景。

 

  采风团在谢岗银瓶山脚南面村中了解东莞荔枝品种及文化 刘建飞摄

融入城市

当红博主积极推介东莞在地文化

下午,随着大巴车驶离东莞,为期5天的人文之旅落下帷幕。赛龙舟、舞麒麟、赏莞香……连日来,10余名网络当红博主足迹遍布东莞10余个镇街,成为人文东莞的体验者,也成为了东莞在地文化的传播者。

记者获悉,本次活动邀请来莞的嘉宾涵盖人文历史、美食、生物学、旅游、摄影等多个领域,均在新媒体平台上具备一定影响力。

以历史、人文专家阎京生(微博:@战争研究史WHS),环球旅行家王海(微博:@北石同学),基础鱼类学者周卓诚(微博:@开水族馆的生物男)为代表的一批微博大V,积极分享东莞人文风俗、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对外推介东莞,不断提升东莞影响力。其中,微博@地道风物在莞发布的短视频,观看数超75万;阎京生在莞发布短视频,观看数超50万。

“希望更多朋友,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东莞。”拥有近600万微博粉丝的“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博主周卓诚号召更多人前来东莞,体验其历史文化或美食。

【声音】

“深入了解了东莞在地文化,看到很多省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在东莞的传承是有序的,如同培育莞香与香蕉,旁边总会长出新芽,而东莞的在地文化总能很好地继承与流传下来。”

——旅游卫视前节目中心总监,旅行纪录片《行者》和旅行短视频《野心》创办人刘航(头条号:@野心刘航)

“我希望大家能用细节去了解一个城市,而不是用一张照片,一篇文章给一个城市贴标签。这一次风物之旅,让很多东莞细节从我面前涌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东莞,是一个有意思的旅程。”

——摄影师、策划人朱锐

“东莞初期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工业城市,一个电子城市,但深入了解这个城市后,挖掘出很多人文的内涵,龙舟节、美食都让这个城市更有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如果还有机会,我还想再来东莞。”

——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大疆天空之城认证摄影师,720云签约摄影师陆宇堃

“我特别羡慕东莞人,因为他们随时都能吃到美味的烧鹅。我头一次吃到荔枝柴烧鹅,当我尝到切开的第一口时,美味无法言喻。”

——视频自媒体、漫画作者安宁(微博:妖妖小精)

“东莞龙舟赛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第一次上赛艇拍摄时,我融入了龙舟队伍,气氛非常热烈刺激。”

——摄像师、后期师刘展辉

(全媒体记者 赖婉莹 编辑 刘承志)

编辑:莫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