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警方缴获的作案工具 记者 程永强 摄
昨日上午,记者从清溪公安分局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清溪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4名,目前已全部被刑拘。这是今年以来东莞破获的最大的网络诈骗案。
这个诈骗团伙打着互联网公司的幌子,进行“公司化”运作,通过微信交友实施诈骗。目前,已查明有1000多人被骗,分布12个省区,涉案金额超600万元。
警方跨市抓获134名嫌疑人
清溪公安分局副局长吴杰伟介绍,2018年12月31日,清溪警方接事主叶某报案称,自己遭遇了以幼师为名的交友诈骗。这名“幼师”添加叶某微信闲聊一段时间后,以各种借口借钱。叶某通过微信一共转账12600元给对方,然后就被拉黑了。
清溪警方调查发现,全省范围内有100余宗类似案件,并初步判断有一个专门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这个团伙人数众多,诈骗时间长,受害人员众多。
在摸清该团伙落脚点、架构、组成人数后,今年3月27日,抓捕时机成熟。清溪警方在多个镇街公安分局、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清远市公安局支持下,组织300余名警力,兵分多路,直捣位于清远市的四个作案窝点,抓获以张某乾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34人,现场扣押大批作案工具,查扣涉案资金50余万元。
经调查,该团伙自2018年10月份以来在清远市清城区的写字楼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涉案受害人多达1000余人,遍及广东、广西、四川、黑龙江、贵州等12个省区,涉案金额超过600万元。目前,134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公司化”团伙照“剧本”诈骗
清溪警方调查审讯发现,这个诈骗团伙注册了一家网络公司,在清远市清城区的几栋写字楼内租下办公室,最大的一处办公室有几百平方米。团伙设立的“公司”设有“财务部”“人事部”“技术部”和“业务部”。
“人事部”负责管理“员工”,对“入职”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发放专业指导诈骗的“操作手册”,并对“员工”进行考勤,每天“上班”迟到要扣工资。
“诈骗剧本都是统一的,扮演的身份都是一位叫李敏的幼儿园教师。”吴杰伟介绍,“李敏”的人设中,父母已经离婚,父亲是广东人,好赌;母亲是东北人,患有疾病,而自己则是单身未婚。
每天,“业务部”的“员工”对着一台电脑和3部手机,按照着“剧本”开展交友诈骗。“业务员同时与多名‘好友’聊天,到了第20天,开始向对方借钱。骗不到钱或被发现时,将对方拉黑并弃用微信号。”吴杰伟说。
当下一轮诈骗准备开始的时候,“技术部”就提供一批新的微信号。吴杰伟说,“技术部”就是养微信号的,他们用电脑操控微信号,每天更新朋友圈。“养”过的微信号投入诈骗后,会让受害者更相信“李敏”的真实性。
据介绍,该团伙成员均为亲友、老乡关系。
清溪警方介绍,该案的侦破,是清溪公安分局按照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净化社会风气,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满意度的最新成果。
■警方提醒
凡涉汇钱转账的都要警惕
清溪警方提醒市民,在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聊天时,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网络交友过程中,凡是涉及到需要汇钱转账或者购物发红包等,务必核实对方真实身份,提高警惕,防范网络情感骗子。如遭遇诈骗,要及时报警。(记者 林朝丰 通讯员 杨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