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甜甜圈本圈,没错了↓
▲有人看到了蜂窝煤↓
▲咦,这不是我家的电暖炉吗↓
▲哪吒风火轮都出来了↓
▲警察蜀黍们也要官宣一把↓
▲@中国消防 也皮了↓
▲只能说,一万个网友眼里有一万个黑洞↓
▲图片来源网络
10日晚上,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揭开神秘面纱。有幸成为首批看见黑洞的人类,照片发布当晚整个朋友圈都沸腾了。
曾经遥远、神秘,可以撕裂时空、吞噬一切,一个连光都逃不出的深渊,一夜之间就被网友“玩坏”了。
延伸阅读
为什么“甜甜圈”拍糊了?
我们替你问了这位诺奖大咖
其实,在这次“首秀”之前,不少人脑海中关于黑洞的形象来源于大热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影片中名为“卡冈图雅”的黑洞图像可谓清楚明亮,而10日首张照片的“主角”——室女座超巨椭圆星系M87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却显得有点“糊”。
要解释这回事,下面这位世界级科学大咖恐怕最有发言权。
他是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国际知名物理学家,人类首次探测引力波的绝对主力和“灵魂人物”;也是科幻作家和科幻电影编剧,为《星际穿越》担任科学顾问,影片中的黑洞就是他主导设计的。
基普·索恩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两个黑洞图像的异同给出独家解析。
Q1:为什么黑洞照片拍“糊”了?
一句话,相机“不行”。索恩解释说,“模糊是因为(事件视界)望远镜的分辨率还不够好。”
Q2:为什么首张黑洞照片中的光线比《星际穿越》中黑洞光线弱这么多?
一句话,还是相机“不行”。索恩解释说,电影中“卡冈图雅”黑洞的强光来自拍电影时IMAX相机镜头中模拟的光散射。而对黑洞的真实观测可没有拍电影这么好的条件,“事件视界望远镜”中没有IMAX相机那样的光散射。
Q3:为什么照片中黑洞半明半暗?
一句话,导演的“锅”。真实照片中,黑洞一侧明亮,而另一侧暗淡。但《星际穿越》中的黑洞图像却没有这种差别。索恩指出,与“卡冈图雅”黑洞相比,M87星系黑洞的多普勒频移作用显得非常强大,这使得照片中黑洞有一侧非常明亮。多普勒频移是指物体运动时,从那里发出的信号传到接收处时会出现相位和频率的变化。
事实上,索恩团队当初为《星际穿越》提供的黑洞模型中同样考虑了多普勒频移,但《星际穿越》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忽略”了这种亮度差异。因为当黑洞周边物质的整体亮度非常强烈时,人眼很可能无法分辨出黑洞两侧的亮度差异。
Q4:为什么电影中的黑洞中间有一条亮带,但首张“证件照”里没有?
一句话,此洞非彼洞。电影中设定的“卡冈图雅”黑洞与真实M87星系黑洞本身就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二者的吸积盘厚薄程度等特性有差异,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卡冈图雅”黑洞图像的中心有一条亮带。
索恩说,“卡冈图雅”黑洞周围发出辐射的吸积盘在物理上非常薄,但在光学上看却非常厚,辐射不能穿越它;而M87星系黑洞却相反,其吸积盘在物理上非常厚,但在光学上看很薄,辐射可以基本不受阻碍地穿过它。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