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东莞市第八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全面启动。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国家机关全面落实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的重要职责,即日起,东莞+将展示市国资委、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统计局、团市委五家单位近年来“谁执法谁普法”履职工作报告,接受社会监督与评议。
国之兴衰,系于国防;民之安危,关乎人防。在“八五”普法的征程中,市委军民融合办(市人防办)紧紧围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防空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将法治理念贯穿于人民防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致力于推动人防领域法治建设,提升全民人防法治意识,为东莞的城市安全和人民安宁筑牢坚实的法治防线。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普法工作体系日趋完善
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普法方向。市委军民融合办(市人防办)始终将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核心任务,纳入“一把手”工程,将普法工作纳入人防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与人防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成立由办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 “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协同抓” 的高效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引领全办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普法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压实普法责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将人防领域普法任务细化分解至法规与协调科、国防动员(人防)科等相关业务科室,明确 “业务开展到哪里,普法就跟进到哪里” 的工作原则,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普法氛围。同时,建立健全普法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普法工作纳入科室和个人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激励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普法工作。
保障经费投入,夯实工作基础。将普法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项用于普法教材编印、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活动开展、法治培训、阵地建设等,确保了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普法工作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熟悉法律知识的干部充实到普法一线,通过专业培训、定期交流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
聚焦核心任务、突出宣传重点,法治宣传教育精准发力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近五年,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法累计超10次,室务会“第一议题”学法超20次,室务会会议累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法治建设及普法工作超30次。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宣讲,通过专题学习、专家辅导、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全办干部职工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人防改革、推动人防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安全稳定的能力。市委军民融合办(市人防办)每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参考率、通过率连续多年达100%。利用“学习强国”、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等平台,组织干部职工在线学习法律知识,全体干部职工每年线上学法时长均超40小时。组织执法办案集中培训,通过“以案促改、实例讲解”形式,提升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举办“综合能力素质训练营”,将法治课程纳入必修内容。
▲举办“综合能力素质训练营”,加强法治课程学习
突出宣传人防法律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为核心,系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东莞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重点围绕人防工程的建设、管理、使用和维护,群众防空组织建设、防空警报试鸣、人防宣传教育“五进”等主要业务领域开展针对性普法,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在人防建设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五年来,在各园区镇街组织开展实战演练超过100场,帮助群众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通过普及防护知识,开展演练,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显著提高。
▲组织人员开展实战演练
紧密结合重点时段和事件开展普法。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月、防空警报试鸣日、重大纪念活动等时机,集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人防法治宣传活动。在人防行政执法、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接待等过程中,加强以案释法,将普法融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持续深入的普法宣传,市民对人防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理解度大幅提高。2024年调查显示,86%的市民表示在遇到相关问题时知道如何依法维权,88%的市民能够说出至少三项人防相关知识,95%的市民表示知道人防法律法规。
▲开展线上知识竞赛,制作多媒体小视频,普及人防知识
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平台载体,普法工作实效显著增强
巩固传统阵地,提升宣传覆盖面。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作用,在东莞日报刊登、在广播电视播放人防法治宣传内容,在机关、学校、社区等场所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充分发挥线下阵地的作用,利用东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社区服务中心、学校等场所,开展“沉浸式”普法活动。指导东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室内+室外的人防知识宣传教育;在社区,开展人防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为居民解答疑问;在学校,组织开展人防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将人防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国防观念和法治意识。五年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海报等20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580块,悬挂宣传横幅1200余条。举办现场宣传活动30余场次。
▲开设展位 开展“沉浸式”普法宣传
▲在东莞日报开展普法宣传
拥抱新兴媒体,扩大宣传影响力。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大力拓展网络普法平台。开通“东莞国防动员”微信公众号,在各镇街建设多媒体警报器,制作推广动漫、短视频等新媒体普法产品,增强普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五年累计通过微信公众号、多媒体警报器、核心商圈灯光秀、楼宇小区电梯显示屏等平台发布普法宣传信息500余条,受众人群超过百万人次。
▲在核心商圈开展人防普法宣传
深化人防“五进”,推动普法下沉。创新推出“国防动员宣传周”系列活动,持续深入推动人防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活动期间开展人防“五进”、市民体验日、线上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让人防看得见、摸得着,让广大群众对人防感兴趣、愿参与。
坚持普治并举、深化依法治理,人防法治实践不断深入
推进依法行政。将普法与依法行政紧密结合,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履行人防行政管理职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五年间,累计开展人防行政审批事项801宗、行政执法检查13次、查处违法案件28起,无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优化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并公开人防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服务效率。落实政务公开要求,及时公开人防政策法规、办事指南、项目审批、行政处罚等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组织开展人防“五进”活动
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健全人防领域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处理涉及人防工程产权、使用管理、易地建设费征收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时,坚持调解优先,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并在此过程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释,实现解决一件事、教育一大片的效果。
加强行业监管。将普法融入对人防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设备生产安装等企业的监督管理中,通过政策宣讲、标准解读、监督检查等方式,督促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规范人防工程建设市场秩序。
接下来,市委军民融合办(市人防办)将以更鲜活的载体、更精准的服务,持续铸牢全民人防法治意识,为东莞的城市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法治动能,奋力谱写人防领域法治建设的新篇章,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东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