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执法谁普法|市国资委:普法强根基 法治助发展
东莞+ 2025-09-16 09:00:00

编者按:

日前,东莞市第八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全面启动。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国家机关全面落实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的重要职责,即日起,东莞+将展示市国资委、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统计局、团市委五家单位近年来“谁执法谁普法”履职工作报告,接受社会监督与评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悉心指导下,东莞市国资委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以法为纲、依法履职,推动全系统普法工作组织力、执行力、影响力显著跃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为全市国资国企行稳致远注入澎湃法治动能。

健全机制、压实责任,构建普法新格局

全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市国资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基础工作,着力从机制构建、责任传导和力量整合三个维度协同发力,系统提升普法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一是完善一套制度。印发《东莞市国资委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将普法工作明确列为主要负责同志的核心职责,委主要领导带头尊法学法、树立法治思维,持续增强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普法纳入领导班子年度重点工作,综合运用日常、专项和年终检查等方式,形成“年初部署、年中督促、年底考核”闭环机制,确保普法责任全面落实,构建分工负责、协同联动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二是明确一张清单。全面贯彻“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紧扣新法新规施行和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部署,系统制定全委年度普法责任和实施计划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细化工作内容,层层压实责任,实现普法宣传与国企监督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深度融合。

三是组建一支队伍。加快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委内3名领导干部获聘公职律师,为市国资委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支持,助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同时聘请专业律所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强化法律审查和纠纷处理,推动决策更加科学、规范、合法。

多维联动、精准触达,拓展普法覆盖面

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精准聚焦关键群体,充分整合系统内各类宣传资源,着力构建多维联动、全面覆盖的法治宣传体系,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一是瞄准关键对象。委机关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规范性文件列入党委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委务会议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广泛发动市属国企结合业务实际,以“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一线参观学习、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重要党内法规,并加强对国资国企领域制度规范的学习,不断增强依法履职和依法治企的理论基础。

▲在国有企业党建基地组织对《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进行解读

指导企业面向市民开展针对性普法,水务环境集团在营业厅悬挂海报,以案释法警示偷盗水违法行为,倡导节约用水与守法意识;资产公司在农贸市场、影院等场所张贴或滚动播放普法内容,引导群众守法维权;东莞信托结合业务推广,面向女性职工开展金融知识有奖问答等,以互动方式提升法治意识。

▲东莞信托开展“党建领航·金盾护民”防非宣传活动

二是建强线上平台。紧抓“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利用官网、公众号等媒介发布公益片、政策解读及新闻推送,提升普法触达率和影响力。指导市属国企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积极投放普法宣传内容,如东莞银行发布“代理维权不是馅饼是陷阱”宣传长图,提醒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东莞证券结合行业特色制作反洗钱等主题挂图及投教短视频,增强普法趣味性与实效性等。

三是盘活线下资源。面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邀请外部专家和内部骨干举办法治专题讲座及培训,内容涵盖宪法、民法典、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安全生产法等多项法律法规,近五年累计组织全市国资系统普法讲座36场,有效覆盖委机关、市属国企及镇属企业关键岗位人员。

▲东莞市国资系统民法典普法宣传专题讲座

积极整合市属国企资源优势,推动企业结合主营业务,在公交、地铁、服务区、加油站等公共场所电子屏开展普法宣传。如交控集团在运营车辆、公交场站循环播放法治宣传视频,通过高速公路路面情报板及服务区广泛投放平安建设等宣传标语;轨道公司在地铁全线显示屏反复展播反诈案例,切实扩大宣传覆盖面。

▲交控集团在黄江服务区进行宪法宣传活动

深度融合、护航发展,增强普法实效性

坚持将普法工作与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将普法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使普法过程成为提升监管水平、服务企业发展、赋能改革发展的过程。

一是抓改革提质效,国资发展布局持续优化。将法治思维嵌入国企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与全程管控,坚持依法决策、合规经营、规范治理。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部署要求,出台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国企改革七个方面、144项重点量化指标落地见效。启动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着力构建以4家综合性市属国企为引领、10家专业化市属国企为支撑的国资国企新格局。引导市属国企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上半年市属国企参与基金群完成股权投资58.41亿元,其中战新产业领域投资8.16亿元,交控集团组建低空经济发展公司,智数公司建成全国首个制造业城市级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交控集团、东实集团积极布局光伏发电、新型储能和充电桩等新能源领域。

二是抓治理优机制,国企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推动依法治企全方位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进一步厘清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和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流程,健全边界清晰、协同共进、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理顺董事会建设及运作机制,制定《董事会工作规则》《外部董事履职工作指引》,提升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水平。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出台《东莞市市属企业中长期激励工作指引(试行)》,涵括7大类、15种中长期激励方式,为不同功能类别企业提供一揽子工具指引,推动企业探索灵活多样的激励体系。

三是抓监管强内控,国资监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通过建章立制与动态优化相结合,聚焦风险防控与规范运作,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近三年围绕投资管理、资金管理、内部审计等重点领域出台监管文件44份,并编制印发《国资国企制度性文件汇编》《东莞市国资国企运行手册》,为国资监管和企业经营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引。印发《市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南系列汇编》,聚焦合同管理、招标投标、安全生产等7个高风险领域,细化合规管理要求,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水平。

▲《东莞市市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南系列汇编》

出台《关于加强市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填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空白。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市属国企党建考核指标和市属国企负责人考核指标,并通过改革重组逐步将市委市政府对市属国企下达的各项目标要求,统一纳入市国资委对市属国企负责人考核体系中进行部署兑现,引导市属国企持续提升履行战略使命的能力和水平。

下来,东莞市国资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指引,持续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进一步强化机制建设、创新方式载体、聚焦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和覆盖面,推动普法与国资监管、国企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结合得更加紧密、更有成效,为我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力量。

文字:李金健 整理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东昌